让每一粒粮食“物尽其用”——记者实探精深加工助力节粮减损

在位于山东省滨州市的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小麦能够加工成600多种产品,实现全价值利用,一吨小麦的产值能够达到9140元,是传统加工业的2.5倍。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小麦粉、菜籽油、小麦麸、发芽糙米等一批节粮减损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引导粮食适度加工、促进粮食资源综合利用。

让每一粒粮食“物尽其用”——记者实探精深加工助力节粮减损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3-11-27 09:08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3-11-27 09: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位于山东省滨州市的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小麦能够加工成600多种产品,实现全价值利用,一吨小麦的产值能够达到9140元,是传统加工业的2.5倍。

“我们不断延伸小麦深加工,在面粉、挂面基础上,实现了用小麦加工副产物生产膳食纤维、赤藓糖醇、蛋白肽,小麦利用率做到了100%,一年可节约粮食50万吨。”中裕食品相关负责人说。

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为粮食有效供给扩增“无形良田”,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眼下,正值秋粮收购时期。记者实地调研了解到,我国通过绿色仓储、发展粮食精深加工等,让每一粒粮食“物尽其用”,推动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明显成效。

在位于山东省滨州市的滨粮集团库区,储备小麦、玉米的29栋高大平房仓矗立,单仓仓容超1万吨。滨粮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库区应用了内环流控温、多参数粮情测控和储粮害虫综合防治等技术,同时,通过智能化管理更好保证粮食安全,有效降低粮食损耗。

“库区根据粮堆生态的温湿热、生物变化规律,应用多传感器技术,引入算法模型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能粮情系统,实现精密感知和应对粮情变化,自动高效处理异常粮情。”上述负责人说。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介绍,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实施“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等,大力加强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我国粮食仓储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提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加强高标准粮仓建设,推进旧仓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粮仓气密、隔热等关键性能,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储粮技术。

目前,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四合一”储粮技术(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在广大国有粮库普及应用,我国储粮技术水平总体居世界前列。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1.8亿吨,气调储粮仓容超4600万吨。控温、气调、内环流、害虫综合防治等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粮食从原粮到成品粮还需经过加工过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过度追求“精米白面”的消费误区。粮食过度加工、出品率降低不仅造成数量损失,而且营养流失的隐性损失较大。

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小麦粉、菜籽油、小麦麸、发芽糙米等一批节粮减损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引导粮食适度加工、促进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各地也通过技术升级,提高成品粮出品率,促进粮食副产物综合利用。

记者了解到,在滨州的玉米产业链条上,从玉米到淀粉、再到结晶葡萄糖、再到结晶果糖,依次分别升值1.2、1.57、2.93倍,原料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实现同等经济价值用粮减少。大豆产业链条上,开发生产大豆蛋白系列产品210余种,探索形成“初加工-深加工-精深加工-健康食品”新型产业链。同时,通过加大粮食副产物及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变“废”为宝、降本增效。比如,中裕食品利用废弃物液态酒糟研发出纯粮液态饲料,降低养殖环节成本同时减少污染,年节约粮食2万吨以上。

近日,在滨州举行的全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一批聚焦节粮减损的“黑科技”集中亮相。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展示区,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中心玉米果糖高效分离与制备创新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综合能耗降低20%以上,污水COD排放减少20%,整体运行成本降低30%,经济效益显著且实现了节粮减损的目的。玉米油酶法物理精炼新技术,与常规生产工艺相比,制油温度更低,更绿色、更健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测算,到2035年,如果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均减少1个至3个百分点,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损失率将减少40%,可节约粮食1100亿斤。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国将围绕全链条推进节粮减损,牢牢抓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的关键环节。其中,将着力促进粮食储存减损降耗、促进粮食运输高效低耗、促进粮食加工挖潜降损,推动节粮减损落地生效;强化科技、人才、资金支撑,推动节粮减损机制增效;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标准体系、构建监测体系,推动节粮减损常态长效。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