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公布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将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做好新业务类型与原有分类方式的衔接,推动平稳过渡。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公布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3-12-18 08: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公布

完善支付业务规则 做好新业务类型与原有分类方式衔接

12月17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监管领域的首部行政法规,也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出台的首部金融领域的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将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做好新业务类型与原有分类方式的衔接,推动平稳过渡。

专家表示,《条例》将进一步夯实支付机构规范健康发展法治基础,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助于更好引导支付机构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非银行支付业务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兴起而快速发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共有18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2022年全年处理支付业务超1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电子支付业务总量约80%、10%,日均备付金余额2.09万亿元,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

在非银行支付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支付机构违规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建立促进非银行支付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必不可少。

“出台《条例》,将监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行政法规,进一步夯实支付机构规范健康发展法治基础,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定各方预期,激发市场活力,也有利于保障用户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风险,促进非银行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据了解,《条例》起草过程中,把握三个主要思路。上述负责人表示,一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非银行支付行业良性竞争和规范健康发展。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将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全链条全周期监管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防范支付风险。三是引导支付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更好保护用户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其繁荣市场经济和便利人民生活等积极作用。

坚持持牌经营 严格准入门槛

总体看,《条例》共六章六十条,重点包括明确支付机构的定义和设立许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和明确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等。

具体而言,上述负责人介绍,一是坚持持牌经营,严格准入门槛。二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强化风险管理。规定支付机构应当健全业务管理等制度,具备符合要求的业务系统、设施和技术。强化支付账户、备付金和支付指令等管理制度,明确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借用客户备付金,不得伪造、变造支付指令。三是加强用户权益保障。规定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公平原则拟定协议条款,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四是依法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对于《条例》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可依法对有关支付机构实施罚款,限制部分支付业务或者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等处罚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账户运营与支付交易处理两类。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一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有利于防范监管空白。新的分类方式下,无论支付业务外在表现形式如何,均可按照业务实质进行归类和管理,能较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变化,将各种新型支付渠道、支付方式归入两大基本业务类型。

二是避免监管套利,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新的分类方式基于业务实质和风险特征,穿透支付业务表面形态,有利于统一资本等准入条件和业务规则要求,消除监管洼地,形成公平的制度环境。同时,《条例》附则明确,已按照有关规定设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过渡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将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做好新业务类型与原有分类方式的衔接,推动平稳过渡。

上述负责人表示,《条例》出台后,中国人民银行将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二是制定《条例》实施细则,做好贯彻落实。细化明确支付业务具体分类方式、新旧业务类型衔接过渡规定等,进一步规范许可、处罚等程序,落实好“清单式”审批,严格依法行政。三是抓紧完善《条例》其他配套文件。对照《条例》规定,抓紧做好非银行支付领域现有规章、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和清理工作。

推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条例》的出台为支付机构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性竞争和规范健康发展的基础。

多家行业协会、支付机构及商业银行表示,《条例》将有利于非银行支付行业进一步规范健康发展,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支付清算协会表示,《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支付领域监管的顶层设计,提升了支付机构监管法律层级,更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支付领域重大事项的管理和处置,有助于持续推动支付清算服务高质量发展。

从《条例》内容看,中国建设银行表示,在坚持近年来支付回归本源的监管核心思路基础上,注入新的政策内涵:一方面,是严把支付机构准入,强化主责主业,强调穿透式监管,强调公平竞争等要求,风险防范和处置措施更细更实;另一方面,在小额便民、对公合作等服务实体经济领域,给予市场合规机构更大发展空间。

“《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利于改善市场预期,增强发展动力,非银行支付行业将朝着更健康、更合规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美团旗下支付机构钱袋宝总经理刘晓东说。

从防风险角度看,支付宝副总经理封俏表示,《条例》进一步强化了对支付机构全链条、全周期监管,有利于防范非银行支付行业风险。同时,在规范作用下,非银行支付行业将迎来进一步规范有序发展,也有利于实体产业长远发展。

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谢群松表示,将依法依规与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内的产业各方加强合作,守正创新,合规展业,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支付需求,共同助推我国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彭扬)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