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赚钱效应显现 私募投融资人气回升

随着行情回升及权益基金产品赚钱效应的显著提升,3月份证券私募新产品发行人气有望受到明显提振。

市场赚钱效应显现 私募投融资人气回升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4-03-04 08:1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4-03-04 08: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受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1月以来国内证券私募基金备案数量有所下滑。综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统计数据及渠道机构消息,1月以来,证券私募产品在发行热度上整体出现小幅回落。最近,伴随着市场行情的回暖及个股赚钱效应的强势回升,私募机构在阶段性业绩大幅回升的同时,在多空研判、策略应对方面更为积极和乐观。有渠道机构和私募管理人进一步表示,随着行情回升及权益基金产品赚钱效应的显著提升,3月份证券私募新产品发行人气有望受到明显提振。

备案产品数量小幅下降

中基协上周公布的2024年1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显示,当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1252只,新备案规模553.22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695只,新备案规模169.41亿元。对比来看,同样来自中基协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数量为785只,新备案规模154.01亿元;2023年11月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025只,新备案规模198.50亿元。整体而言,相较于2020年、2021年等证券私募产品发行较热的年份,当前国内证券私募产品发行人气相对偏低迷。

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第三方渠道机构、券商等方面了解到,受1月A股市场震荡调整、量化策略遭遇行业性寒流等因素影响,2月以来特别是春节假期之后,证券私募行业在产品发行端仍然相对偏冷。但某三方渠道机构人士表示,春节假期前后A股市场持续反弹,主要股指涨幅均已达到15%左右,证券私募产品尤其是股票主观多头类的私募产品普遍迎来一轮较为强劲的业绩回升,预计在3月之后的全市场股票策略私募产品有望显著回暖。此外,该渠道人士同时表示,叠加1月量化多头策略业绩低迷、监管对量化策略进一步规范引导、量化产品备案填报信息增多等因素,量化策略新产品发行的回升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

业绩显著反弹

得益于近期A股市场自低位大幅走强、小微盘股赚钱效应急速反转等因素影响,2月以来国内股票策略私募产品业绩迎来强势“回血”。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最新一期净值公布时,有业绩记录的3080只股票策略产品(含主观多头、中性及量化)自2月5日(上证指数当日见阶段底部2635点)到2月29日期间的平均收益率高达11.32%;其中有2770只产品在此期间实现正收益,占比为89.94%。

此前第三方机构朝阳永续发布的一份私募行业监测数据也显示,自2月5日至2月21日,纳入其监测的4928只股票策略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达8.02%。其中有4254只产品取得正收益,盈利产品数占比86.32%。在1月1日至2月4日,其监测的17384只股票策略私募产品则平均亏损10.53%,盈利产品比例仅为13.24%。

在产品业绩大幅回暖的同时,目前私募业内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信心也显著走高。私募排排网3月1日发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2024年3月私募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25.4点,环比2024年2月(117.4点)出现大幅扬升,并一举创出2023年11月以来的近4个月新高。与此同时,从股票私募的仓位来看,截至2024年2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7%,较2024年1月底的平均仓位水平小幅上升了1个百分点。

策略研判保持积极

进一步从一线私募对A股市场的大势展望和策略应对思路来看,当前私募机构在市场策略上整体继续保持积极。有业内人士指出,短中期市场有望保持震荡向上的反弹势头,这将有助于私募管理人和证券私募产品投资者投资信心的进一步回升。

百亿级私募合远基金创始人兼总经理管华雨表示,从宏观研判来看,在本轮市场触底回升之前,A股市场已经连续调整了三年,目前的估值水平中等偏低;同时各方面利多政策不断推出,这将有望扭转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预期。另外,随着相关因素缓解,今年主动选股的阿尔法因素有望显现。在结构性投资机会方面,管华雨表示,中长期优质成长性的企业今年预计能够获取更好的超额收益。当前,合远基金具体关注两大方向:第一,大力度持续跟进科技创新的变化,其中人工智能(AI)、机器人、智能汽车等领域预计将成为未来A股市场“孕育长线牛股的池塘”;第二,密切关注以制造业等领域企业出海带来的投资机会。

名禹资产认为,市场微观结构的改善可能是短期市场上涨的最大驱动。综合来看,本轮市场反弹有望进一步延续。从投资机会上看,继续看好符合经济结构转型和新质生产力要求、前期超跌的科技成长方向。同时,随着债券利率持续下行,市场的红利风格机会预计也将继续表现。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