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5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货币政策取向、降准降息空间、中国特色货币政策框架、助力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
合理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和节奏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三次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整,有力支持了经济回升向好。关于下一步的政策取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快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地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陆磊表示,在总量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银行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预期目标相匹配;在利率上,发挥好近期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的带动作用,以此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在结构上,加大已有工具的实施力度,推动新设立工具落地生效,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针对备受市场关注的降准降息话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降准降息等政策调整还需要观察经济走势,将综合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7天期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国债买卖等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邹澜透露,年初降准的政策效果还在持续显现,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还有一定的(降准)空间;利率方面,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的约束。
邹澜还提到,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优先支持国内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货币政策框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邹澜表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打造强大的货币,是其中重要的内核。中国人民银行将结合经济金融发展变化,以及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审慎评估,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国特色货币政策框架。
首先是要考虑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多将其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邹澜进一步表示,同时结合形势变化,研究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让货币统计更符合实际情况。
其次是要改革利率调控机制。“以前我们的政策利率比较多,市场参考起来有时会拿不准。”邹澜表示,目前,已经明确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主要的政策利率,淡化了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未来还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适当收窄利率走廊设置的宽度,更好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
此外,还要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邹澜表示,在与财政部门加强协同、优化国债发行和交易制度安排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自今年8月起已经开展国债买卖操作。
最后,还要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邹澜提到,通过强化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增强金融机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的协同,支持经济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领域。
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在会上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外汇便利化政策的供给;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其中,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李红燕表示,要按照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要求,强化信用风险评估,健全分类管理体系,让诚信合规的企业办理业务更加便利;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竞争有序的外汇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为重点,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将更多优质企业纳入外汇便利化政策范畴,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在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李红燕表示,要着力提升资本项目开放质量,有序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升级扩围跨国公司资金池试点,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推动外汇管理创新政策在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张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