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在华展业的外资券商开始掘金中国债市。
9月初,日本瑞穗证券株式会社独资设立瑞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的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反馈。反馈意见透露,瑞穗证券展业初期将以债券业务为主,股权方面仅开展承销。
外资券商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布局日益频繁,这与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和外资配置的增加息息相关。后续,随着风险管理工具的不断丰富,外资券商在衍生品交易、债券发行承销等方面的能力有望进一步发挥。
外资券商发力固收业务
去年11月,中国证监会接收了瑞穗证券的设立申请材料。今年6月,上述设立申请获受理。当时,瑞穗集团曾于官网披露称,拟在华设立的证券子公司未来展业方向主要为中企债券承销业务,包括中国债券市场的销售和交易业务。而在近期的反馈意见中,中国证监会也要求公司补充说明证券经纪、证券自营是否亦不涉及股权业务。
瑞穗证券并非唯一一家发力中国债券市场的外资券商。事实上,今年以来,无论是拟设立,还是已展业的外资券商都明确表示,未来在华业务开展的抓手将是债券市场。
今年3月,我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券商——渣打证券在北京正式展业。渣打集团亚洲金融市场部主管、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铭侨表示,渣打证券展业后将立足自身优势,主要关注固定收益业务领域,例如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和结构化产品。他说,中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已跃升至全球第二位。拥有券商牌照后,渣打在中国境内的债券业务将由银行间债券市场拓展至交易所债券市场。
外资加大债市配置力度
近年来,外资加大配置中国债市力度,而这一趋势背后,卖方机构也看到了新的业务点。
“一般而言,中国债券和欧美债券的关联性较低,涨跌较少同步。配置中国债券已成为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的必选项。从债券通交易量来看,渣打的客户对中国债券市场有很大需求。”陈铭侨称。
2019年以来,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和富时罗素等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债券通渠道自2017年正式上线以来也不断完善升级。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9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52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1%。这意味着,今年8月境外机构继续增持银行间市场债券,当月增持规模约600亿元。中国债券市场获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12个月增持。
此外,今年以来多家外资券商发力固收业务与其银行系背景也密不可分。以瑞穗证券为例,它是日本最大金融控股集团日本瑞穗集团的旗下机构。日本排名前五的综合性券商主要分为两大类:银行系券商和非银行系券商。三菱日联证券、日兴证券和瑞穗证券属于银行系证券公司,野村证券和大和证券则属于非银行背景的证券公司。今年1月,瑞穗银行(中国)刚刚获得了熊猫债主承销商资质。日本瑞穗集团此前曾表示,新的证券公司将利用瑞穗在中国的已有经验和办公网络,聚焦于中国债券市场的销售和交易业务。
而渣打证券和今年4月获批设立的法巴证券分别由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以及法国巴黎银行100%控股,两家机构在集团层面同样有较丰富的固收类产品经验。
业务优势有望进一步发挥
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券商的业务优势在于一级市场承销、衍生品交易、自营交易能力等方面。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不断深入,外资配置中国债市的兴趣仍在提升,外资券商在衍生品交易、绿色债券发行承销等方面的能力也有望进一步发挥。
2020年9月,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投资金融期货,其中包括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风险管理工具的丰富吸引了不少外资机构的关注。
高盛证券在2023年年报中提及,去年公司交易所债券和国债期货交易量显著增长,并且公司于2023年年底获得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债券通“北向通”报价机构资格,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高盛集团的全球资源优势开拓境外交易对手方。大和证券则在自营业务中聚焦固定收益产品,去年公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投资收益率提升20%;并且公司积极探索新业务,顺利开展国债期货空头对冲业务。
投行业务方面,近年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星展证券表示,公司在2023年完成了多单信用债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债参团业务,并作为独家主承销商助力中电国际完成了市场首单绿色科创熊猫债以及绿色“一带一路”熊猫债发行。
陈铭侨表示:“随着中国绿色债券标准与国际不断接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渣打集团计划2030年前调动3000亿美元投入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并加大在华布局,这将为渣打证券发展带来机遇。”
(汪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