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完成招标 550亿元资金待入市

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完成招标 550亿元资金待入市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5-01-03 08:20
来源: 上海证券报
2025-01-03 08: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下称“互换便利”)操作结果公告[2025]第1号。根据参与机构需求情况,央行启动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并于1月2日完成招标。本次操作金额为550亿元,采用费率招标方式,20家机构参与投标,中标费率为10个基点。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后续相关部门将持续跟踪评估互换便利工具实施情况,结合市场运行情况调整政策工具使用频率和投放节奏,保险等机构也已基本做好参与准备,持续推动相关机构用好、用足政策工具。

记者向行业机构了解到,多项政策“红利”也伴随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落地:

一是质押品范围进一步扩大。允许参与机构提交持有的限售股、港股通项下持有股票等,大幅提升可用质押品范围,有利于机构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二是互换便利费率下降。1月2日,央行公布中标费率,由首次的20个基点降至10个基点,进一步降低了机构成本。

三是所涉证券质押登记费减半收取。1月2日,中国结算发布通知称,决定对在中国结算办理的所有涉及互换便利的证券质押登记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其中,港股通证券质押登记费以所质押股数(份额)为基础收取。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024年10月21日,互换便利开展首次操作,操作金额500亿元,有20家机构参与投标。目前,首批操作已经全部落地,并已完成投放,相关证券基金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稳步融资建仓,具体投向以指数成分股和ETF为主,部分公司投资比例超过九成。

2024年12月31日,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开启,央行、证监会在首批20家参与机构基础上增选了20家参与机构,形成40家备选机构池;每批次操作时,将根据意向参与规模筛选出20家左右的机构参与央行招标操作。

据悉,40家机构为行业头部机构或资本实力较强的公司,总资产规模占比接近行业的70%。

(梁银妍)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