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打造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

浙江金华:打造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5 15: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浙江金华电(记者陆中秋)10月14日,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在进行智能化装卸作业。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位于义乌市苏溪镇,紧靠351国道,接轨于金甬铁路的国铁苏溪站。新建有6条铁路到发线,4条装卸线(另预留2条),配有6台特制整机41.5米,起升高度27.5米的全国铁路站场最高龙门吊和12台轨道式堆场龙门吊,可满足4个集装箱班列同时进行装卸作业。配套集装箱堆场区、海关查验区、集卡停放区等功能区域。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在进行智能化装卸作业 摄影:陆中秋

自2025年6月27日正式开港运营,主要承担义乌至宁波舟山港进出口海铁联运业务,与义乌铁路西站错位、协同发展,深入推动浙中西地区及周边省份的货物集聚。

列入国家《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且是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重点项目,也是世界一流强港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综合货运补链强链资金5亿元。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在进行智能化装卸作业 摄影:陆中秋

全场龙门吊使用世界一流品牌国产“振华”轨道式龙门吊,操作系统使用世界顶尖品牌瑞士“ABB”自动化操作系统。生产操作系统使用宁波舟山港自主开发的用于千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的TOS系统,为港区提供强大的集装箱处理能力。项目以“铁路装卸线远控轨道式龙门吊+堆场自动化轨道式龙门吊+智能平面运输车”为核心应用场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多种技术,创新“全链智能化”作业模式,构建“全港一体化”智能调度体系,打造“全景可视化”数字孪生仿真系统。无人集卡与远控龙门吊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全天候不间断作业,全程与智能调度系统协同,大幅减少人工干预环节,在保证作业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处理能力,单趟火车装卸作业时间从开港初期的5小时18分钟大幅缩短至最快2小时5分钟,效率提升幅度高达61%,用"时刻在线"的工作状态保障了港区的高效运转。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实现了智能化、可视化、预警化、信息全程管控、全链追踪 摄影:陆中秋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是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项目,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办理站,首个混行模式铁路场站自动驾驶试验区,首条双高集装箱运输试验线核心支撑项目,“浙江E港通”全国首个“三化两全”(智能化、可视化、预警化、信息全程管控、全链追踪)标杆示范点,首条全程“绿色海铁”示范线。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