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场馆门面担当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景观布置已全面“定妆”,静待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新民晚报记者从承建方上海建工园林集团获悉,今年南广场花卉布置总面积为8251.3平方米,共使用52.8万盆花卉进行装饰。由于今年入秋后上海气温偏高,项目团队通过苗圃培育、控花修剪与追肥等措施,让花卉绿植保持最佳观赏状态。
“今年南广场延续‘云山—梯田花海—河流—现代城市花园’空间脉络,保留广受认可的熊猫进宝等进博会标志元素与结构框架。在植物的色彩协调与花期组合上,运用草花、宿根花卉和彩叶植物的组合模式,确保进博会举办期间始终有景可赏。”上海建工园林集团绿建公司景观设计师杨媛华介绍,和往年相比,今年变化主要体现在:减少云山区域摆花面积,抬升云山轮廓,让整体更加紧凑;用黄金香柳对熊猫进宝下方的祥云图案进行勾勒,使得摆花图案更加立体;调整梯田区域色彩组合,增加橙色花卉比例,让色彩更加柔和。
上海建工园林集团绿建公司项目负责人陈钦告诉新民晚报记者,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项目团队对南广场种植土进行全面优化与改良,将土壤送至专业检测部门检测,依据pH值等6项指标科学调配山泥、草炭土与营养土比例,增加土壤肥力,确保植物茁壮成长。此外,今年花卉在选品上,优先选用适应本地气候、耐热耐寒、低养护成本的花卉。
在精细化种植与长效养护方面,项目团队采用地埋滴灌与人工浇水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节水长效养护。在祥云图案种植区域,运用黄金香柳勾边,搭配百日草、角堇、孔雀草、鼠尾草等花卉植物,并通过及时修剪维持祥云图案边界鲜明、形态灵动。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除了南广场,今年场馆周边花境景观的观赏效果也进行全面提升,打造具有标识性、仪式感与节奏感的“城市会客厅”形象。外场绿化景观覆盖场馆周边14公里范围,北至崧泽高架、西临诸光路、南抵盈港路、东濒涞港路,包括地面草花与三角梅更换、灯光与大屏幕设施维护等,以及“多彩进博”“喜迎进博”“进博之彩”“进博之光”等6处主题景点布置。
外场在夜间灯光方面,坚持“功能美观并重,氛围与识别兼顾”原则,全面提升夜间景观的视觉效果与艺术表现力,新增CIIE字样光效与射树灯,在夜幕中营造出“火树银花”的盛景。
栏目编辑:杨硕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图片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