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发文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

四部门发文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5-11-17 15:1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5-11-17 15: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为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促进我国二手车出口健康有序发展,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海关总署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进一步严格二手车出口管理、进一步加强合规审查、持续推动二手车出口健康发展等三方面推出6条具体举措。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布的《通知》并非单纯的“约束性监管”,而是以“引导”推动健康发展的系统性方案。《通知》既通过明确规则划定行业底线,促使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更通过配套支持措施,推动全行业“合规提质”,为二手车出口从“规模增长”迈向“价值增长”扫清障碍。

《通知》要求,进一步严格二手车出口管理。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含180天)的车辆,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指导本地企业补充提交该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内容包括出口国别、车辆信息、提供售后服务的网点信息等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对无法提供上述材料的车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上述负责人分析指出,这一要求将“售后责任”与“出口资格”直接绑定,推动企业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长期思维,将引导行业聚焦“真实二手车”的价值挖掘。企业需从“单纯追求出口数量”转向“提升二手车品质与信息透明度”,例如建立二手车检测评估体系,向海外消费者如实披露车况;针对不同出口国标准,优化车辆配置,让中国二手车以“优质、透明”的形象进入国际市场。

同时,《通知》以“负面清单”明确自律红线,消除“模糊地带”。《通知》提出,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本地二手车出口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照《二手车出口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对企业开展日常监督与动态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及出口竞争秩序。

《通知》附件《二手车出口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精准列出七大违规行为,涵盖出口禁止出口的车辆、伪造机动车登记证书和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不履行质量保证义务等行为。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发布的政策将推动二手车出口从“规模增长”迈向“价值增长”。

《通知》提出,提升企业国际经营能力。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贸易促进平台,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重点市场建立公共展示交易市场,拓展营销、仓储等综合服务。

《通知》还提出,完善出口配套体系。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立足长远发展,引导出口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海外进口商共同做好售后服务,保障维修配件供应及技术支持。要促进出口企业与物流、金融、第三方质保机构等供应链配套企业的交流合作。要探索发展专门面向二手车出口的交易市场,开展二手车出口整备、检测、报关、物流等“一站式”服务,为二手车出口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业界分析认为,政策通过多项支持措施构建“二手车出口健康生态”,直击行业“碎片化发展”的痛点。

“此前,部分中小企业缺乏物流网络、金融支持、售后能力;如今,通过生态协同,企业可依托公共服务网点降低海外运营成本,借助金融工具缓解资金压力,通过第三方质保提升消费者信任。同时,出口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可获得更精准的车型适配建议、更稳定的售后支持,推动行业从‘单一产品出口’转向‘产品+服务+生态’的综合输出,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上述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