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9月上线以来,杭州互联网金融代表平台——可溯金融成绩喜人,正值上线三周年之际,平台累计交易额近50亿,注册用户数更是节节攀升,可谓气势如虹。
三年磨一剑 可溯金融初心为农
由农民、农村、农业架构起来的“三农”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但农村金融,却始终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一方面是日渐庞大的农民融资需求,对金融血液的饥渴;另一方面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偏远地区的大量空白,以及民间放贷机构的乱象。这些空白、混沌形成了农村金融新的蓝海,机遇以及挑战。
2014年,可溯创始人团队看到了农村金融的市场潜力,在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后,摸索出一种可行的农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农业,并于2014年9月17日正式上线了三农领域的金融服务平台——可溯金融。为贯彻普惠金融思想,真正为农户农企提供有效的金融解决方案,可溯金融结合农业产业细分的特殊性,在金融产品上进行创新,设计了周期比银行贷款产品更灵活,更接地气的助农贷款产品。如与正大项目集、小农贷、农链通等,或为养殖户解决饲料采购问题,或为农户农企缓解应急借贷需求,这些三农金融产品可充分满足农户农企的不同借贷需求,最大限度提高农民对资金的使用率,减轻农民的还款负担,帮助农民创收增收,真正走向致富之路。
据可溯金融官方数据统计,三年来,可溯金融已帮助十多万农户农企累计解决了近50亿的资金缺口,同时为投资者创下亿元收益。
可溯金融副总裁王倩男表示,自可溯平台上线至今,为三农、小微企业等融资难的群体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是可溯金融一直以来的初衷。发展至今,可溯金融线下运营中心已突破160家,业务遍布全国 20 多个省份,为落实三农普惠金融的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可溯金融将保持三农这一巨大的蓝海市场,基于行业监管趋势和行业发展机会,稳步向前发展。
拥抱监管 践行合规 可溯金融68道风险防护保障资金安全
距去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发布已有一年,过去的一年,网贷行业处于一种“合规竞跑”的状态,可溯金融的合规之路也始终跑在行业前列。
自2014年成立以来,可溯金融坚持拥抱监管,积极践行合规。从取得ICP许可证到三级等保备案,从2017年3月北京银行资金存管上线到运营数据实时披露,每一步都展示着可溯金融拥抱监管的坚定态度和实际行动。
在风控层面,可溯金融不断构建以各级运营中心为核心体系的风控审核,借助运营中心模式拓展三级渠道,通过保证金模式设立“防火墙”,68道风险防护,确保平台投资人的资金及信息安全。
不仅如此,可溯金融在数据方面已经与百度金融、芝麻信用、腾讯云反欺诈系统、同盾科技、51公积金管家、91征信等近20家公司合作,形成多维度数据互换,提高风控措施,对内建模产出“可溯风盾”评级系统,适用于农户及三线以下城市居民的大数据评级模型,全力保障信贷安全。
可溯金融副总裁王倩男说:“可溯金融,通过征信建立金融科技性企业的大数据架构,可以保障借贷单笔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产品,丰富产品多样性。最终打造生态闭环,挖掘生态体系价值,整合各类业务协同创新的市场机会。”
产品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实现普惠金融建设新突破
在今年7月份刚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除了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以外,还要加强普惠金融的建设,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工具赋能创新,加快金融创新速度,改革现有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率,推动金融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普惠金融建设,成为现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重要课题。
三年来,可溯金融一直在探索金融服务升级,并陆续推出了智能投标、会员体系等服务方式,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为推动三四线城市普惠金融发展,多元化、多层次解决三农用户、小微企业等群体的流动性资金问题,可溯金融在大力发展渠道的同时,还根据平台自身发展需求和全国各地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不同省份相继推出了房产抵押贷款和车辆抵押贷款等产品。此外,在未来三年,可溯金融将设立500家运营中心,服务300万城乡客户,辐射1000万人口,实现让金融支持三农实体经济,三农实体经济支撑金融的全面发展。
三年荆棘路,一首奋进歌。三年的发展,既是过往成绩的回顾总结又是下一个三年、十年的全新发展起点。随着网贷行业的越来越合规化,以及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更加公平、高效的良性网贷环境正在成型,可溯金融将立足新老用户,不断拥抱监管完善合规,同时专注三农实体,服务大众投资,积极践行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