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1日晚,由界面新闻主办的首届中国优传播大奖颁奖典礼在上海顺利落幕。这是界面新闻首个以内容传播为主体的评奖活动,从今年4月起征案例,到9月颁奖典礼落地,历时半年,由二十多位业内大咖评委从众多商业、公益传播项目中甄选出最具价值的27个获奖案例,为19家企业颁发了32个奖项,另有16家参赛企业获得奖项提名。
在盛典现场,界面新闻还联合新榜,共同推出了2017年度企业新媒体影响力矩阵十佳榜单,小米、杜蕾斯等“网红”公司上榜。榜单排名依据界面新闻对企业调性和传播内容的把控,以及今年1-8月企业双微的影响力指数。该指数基于新榜的海量数据、用户的深度反馈以及媒体/数据专家提供的算法框架。
优传播趋势:快消行业主领风骚,国产品牌高调崛起
本届优传播大奖的参赛案例中,近五成来自品牌主投报,五成由代理机构提送,另有数家自媒体和NGO参与。参赛案例有三成以上的来自快消品行业,其次是服务业,案例数量占了总数的1/4。
从本届大奖评选结果可以看出,国产品牌正在创造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全场大奖的三个入选案例均来自中国本土企业,最终由红星美凯龙的整合传播案例《更好的日常》突出重围,获得了全场大奖金奖。两位评委代表,哲基数字执行董事王虎与管陶咨询CEO刘雪梅在评分环节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金奖案例《更好的日常》是直抵内心的用心之作,“代表了整合经典传播时代的信仰,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完美执行。”
斩获3奖的红星美凯龙领奖代表与界面新闻执行总编辑张衍阁合影
获得全场大奖银奖的案例,是时趣互动Social Touch为华为荣耀手机打造的《欢乐颂2》影视IP社会化整合传播案例,以及熊猫绿色能源集团的“熊猫电站”整合传播案例。
以3个案例横扫整合传播奖项,并同时斩获视频奖、全场银奖的时趣团队
专业从事新能源投资的熊猫绿能凭借一个案例独揽3个奖项(全场银奖、整合奖、策略奖),可见B2B企业虽然不及2C企业的天然传播优势,亦可创造优质的内容。来自界面新闻的评委代表评价熊猫电站案例“用聪明的方法,做聪明的创意”,把熊猫和工业产品有机结合出“反差萌”的效果,使创意亮点得到了充分发挥。
全场大奖候选者对战环节中,熊猫绿能代表现场展示熊猫电站案例
大咖云集,共探“优传播”真谛
“内容”与“流量”谁“为王”的争议依旧存在。优传播大奖的诞生,正是为了抵制传播过程中流量对内容的不良影响,反思当下传播业态中对“10万+”的盲目追求和 “爆文”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促进内容与传播的良性循环。
21日的颁奖典礼上,众多大咖为“优传播”助阵,就优传播困境、超级IP、商业内容分发等问题发表独到见解。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造物学出品人吴声认为,而商业顶层设计和品牌的战略规划决定了一个IP项目能否将社群文化认同者转化为实际消费者,即能否拥有变现能力。他说:“对审美有个性化要求的个体正在崛起,这个时代审美越来越成为日常性的生活语言。”因此,想在当下创造一个超级IP“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文化设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曾任FT中文网创刊总编辑的张力奋老师分享了国内外对移动互联网传播,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一些研究成果,介绍了“内容黑洞”的概念及其隐患,望唤起业内警惕: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促使人类生产出现数量空前的信息垃圾,形成了内容黑洞,其中不少是虚假信息;而在一些信息平台,计算机分发替代了最早的的记者和编辑,专业主义及其基本标准随着专业媒体人离场,这可能会造成新闻这类公共产品的灾难。
技术发展让企业提高了对广告投放精准度的期望,而媒体环境的复杂化又提高了品牌寻求目标受众的难度。企业对此能做什么?奥美与WPP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宋秩铭的建议是先从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定位品牌,提升品牌层次同时,也是为应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做准备。
在圆桌论坛环节,界面新闻联合创始人、总编辑何力与来自学术、工商、IT、媒体领域的五位嘉宾共同探讨优传播在信息过剩的时代该如何建树并突围。
复旦新闻学院教授周葆华与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M-lab主任、天奇创投合伙人魏武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传播领域的下一步发展需求,包括更精准地触达用户的兴趣立场,如了解用户对足球队的好恶;以及提供兴趣之外的边际价值,如。上海观察新媒体技术/运营总监张玮认为在涉及个人体验的领域,自媒体人的个人背书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体的背书。
对于企业新闻的发布,协鑫新能源品牌管理部总经理叶超建议,企业的写作角度应兼顾深度与广度,深耕行业方不会写出盲人摸象的报道,有大局观方能避免在报道中自说自话。新榜创始人、CEO徐达内则提醒企业在传播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信任结点,这在辟谣的时候非常重要。
“优传播”话题的开创,或可通过对优质内容的嘉许,引导传播行业摆脱对流量的盲从,回归对优质内容和创意的本质追求,让传播行业为社会输送更具营养、美感、和独创性的影像图文作品,传播更多正能量。2017年首届中国优传播大奖的成功举办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主办方界面新闻欢迎更多企业、机构及独立媒体人打造优质内容,创新传播实践,参与2018年度的优传播大奖,共探中国的“优传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