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家郭村乡北太平庄如今在北京发展的国宾礼书画家王海鹰来到《河间周报》编辑部,我们对他进行了采访。坐在面前的王海鹰,清瘦干练,1977年出生的他自小痴迷于书法绘画,30多年的苦心练习,创作水平不断上升,前不久,出版了由沈鹏题写书名的《海鹰书画》画册。谈起这么多年书法绘画道路上的摸爬滚打,他陷入了深情回忆之中。
家学渊源,“我爱好书法,有家传的因素。”王海鹰的爷爷是一位教师,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每逢过大年,上他家写春联的人络绎不绝,家里整天飘着墨香。“忒喜欢闻那墨味。”一旁的小海鹰看着爷爷挥毫泼墨,十分羡慕。“要是能写几笔多好。”爷爷见他爱好,就鼓励他写写,他像握铅笔一样,写起了从学校学来的“人口手上中下”。“结果一写一个黑圪塔,字没写成,还弄得满手黑。”
海鹰姥姥家的几位表哥爱好书法,墙上经常挂着字画。离姥姥家不远的他,经常去那里,向比自己大几岁的表哥学习,回家后拿笔练习,并挂在墙上“自我欣赏”。
年少也曾轻狂,“我当时一生气就把毛笔折了两半,发誓不写了。”2004年,王海鹰上河间新华书店里去看书,转来转去看上了一本字帖,但一看定价30多元。“当时兜里没有那么多钱。”想买买不起,不买又舍不得,这时身旁的一位老者见他这样,问“小伙子,你也爱好书法?”海鹰点头,老者接着说:“有缘,我也爱写,我领你去一个地方写写吧。”
老人把他领到一个像是饭店的地方,去后笔墨纸砚已摆好。“那一年是马年,上来拿起笔,我就写了四个大字‘马到成功’。”写完后,周围观看的人一片叫好声。“我当时还觉得自己露脸了。”接着老人家写。“人家一个字没写完,就连我臊坏了,一看人家一起笔就比咱强不是一点半点。”
回到家,王海鹰不仅把毛笔折了,还发誓再也不写了。“丢不起那人。”“半年多没有摸笔,但见了毛笔心里就痒痒。”
苦心练习,“海鹰能发展到今天,他没有绝窍,就是下得功夫大。”和海鹰同来的他表哥靳洪杰说。为了生计,王海鹰曾跑过几年的电料生意,天南海北到处跑,但每到一地,他必去的地方是当地的文化馆和装裱店。“就是想看看人家当地的书法绘画。”一次陕西省出差,他遇见一位当地书法家,那人和他一见如故,给他指点。“我记得当时老人和我说,你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根本还没进来。要想写好,就得多临帖。”于是,他一边跑生意,一边苦心练习。
“没事,就眯在家里练,天天练、天天画,年轻人凑在一起喝点小酒儿玩点小钱儿的事,从来就找不到海鹰。”靳洪杰说。
成名容易却艰辛,现在的海鹰为国宾礼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画作品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外美术馆和收藏家收藏。但有谁知道成功的路上,他付出了多少艰辛。“2012年,刚来北京时,一天只吃一个馒头,早晨不吃,中午和晚上各半个,冬天墨汁全结了冰。”谈起刚来北京发展的艰苦劲,他充满了感慨。也是为了圆自己心中的一个书法梦,他顶着家人村人的不理解,放弃跑电料的生意,独自一人来北京寻梦。“那时太难了,有几次我都想放弃。”
“那一年,我的作品,总要署上‘海鹰伤指书’这么几个字。” 2010年,海鹰右手无名指受伤做了手术,在养伤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坚持用左手书写。
对于书法绘画,这么多年的实践,他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感悟。“书法这个东西,就得多临帖,什么帖都要临,行草楷隶,不要只临一种,只有烂熟于心、融会贯通。”
海鹰有一枚他自刻的“河北河间”的章,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要刻上此印。曾有人建议他不要那个印,并说河间,相比北京是个小地方,他说:“人不能忘本,我是河间人,我就要热爱河间、宣传河间,为河间的发展尽我的一点儿力。”
艺无止境。王海鹰的书法绘画追求一种自然的意境。用他自己的话说“书法得自然,兴趣是老师”。在采访的过程中,他说的最多一句话是“顺其自然”。对于成功的理解,海鹰认为:“只要你选准方向、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成功总会在某个地方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