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易融:公众契约精神的培养重在提升用户风险意识

来源:中国网
2016-11-14 22:06:31
分享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领域革新的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已经深入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了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数字普惠金融成为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恒昌公司创始人秦洪涛认为发展普惠金融既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也是社会公众对普遍享受金融服务的热切期盼和现实需求。

普惠金融是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重视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践行者,恒昌公司致力于为中国中低收入人群解决资金需求,为广大中高收入人群提供财富管理咨询服务。恒昌公司旗下的恒易融平台成立以来,坚持按照依法、诚信、自愿、公平的原则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维护出借人与借款人合法权益。截至11月11日,恒易融平台累计完成注册出借人数50万余人,累计撮合出借金额突破180亿,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恒易融平台运营的不断成熟和壮大。据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出借人对恒昌及恒易融的认可和信任,恒昌公司作为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特别支持企业将于近日与阿里巴巴集团、宝马(中国)等国际知名企业齐聚乌镇,助力盛会召开。

纵观近几年普惠金融创新的确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给公众带来更大便利。然而,大多数人只看到金融服务带来的福利,但没有注意到金融福利背后需要具备对等的信用价值,由于中国目前的征信体系尚不完善,提升公众信用价值,就不得不培养平台和公众的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的本质是一种契约自由的理念,是指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由物物交换的商品经济行为而派生出的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道德精神。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企业信用的法律约束和保障机制乏力,公众金融知识普及贫乏导致了公众契约精神舆论氛围的缺乏。

基于此,恒易融在为借款人与出借人(即贷款人)实现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中,为培养公众契约精神做了很多努力。首先,恒易融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完善风控体系,对借款人的个人信用状况进行“四项”审核,包括面谈形式的面审、通过反欺诈系统进行贷前欺诈风险审核、对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初审、结合客户提交的资料和系统策略评估做出终审等。其次,恒易融在自身合规经营、加强自律的同时,还注重用户网络借贷知识的普及和风险教育。恒昌公司官网、恒易融官网在固定板块会定期进行网络借贷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行业的用户普及网络借贷中介平台的特点、功能,讲解财富管理的基础知识和风险管理知识,告知最新的行业资讯和发展动态,教授如何收集相关信息的技巧以及评价优质平台的指标等等。

未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网络技术在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逐渐深入,我国现代征信服务体系建设已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为了加快我国征信体系的出台、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速度,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有义务、有责任去培养公众的契约精神。未来,恒易融将运用多种方式广泛宣讲契约精神对提升金融可获得性的关键作用,引“金融活水”浇灌“普惠之花”,走出一条具有恒昌特色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