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课题组预测明年A股趋势:“稳中有升”将是主基调

作者:章轲 来源:第1财经
2016-12-19 13:10:57
分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19日发布研究结果预测认为,在经历了2016年的震荡消化后,A股在缺乏系统性冲击的情况下出现暴涨暴跌的可能性已经很小,“稳中有升”可能是2017年的主基调。

上述多家机构当日召开“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相关课题组称,经历了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罕见的巨幅波动,2016年开年顺势下跌后市场便逐渐盘整回升,在持续整个过程中不断遭受各种事件频发冲击市场神经,可以预计,2017年市场将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承受力,资金在资产间轮动的特征继续演绎,随着股价调整和盈利增长消化估值,股市精选个股的空间逐步打开,2017年结构性机会将优于2016年。

报告称,根据测算,目前上证A股的整体市盈率只有15.4倍,深证A股的整体市盈率则为49.15倍。而A股在剔除银行板块后,整体市盈率上升至36.94倍,剔除所有金融板块后,A股整体市盈率达到42.47倍。

历史数据显示,按从低到高排序,上证A股目前的市盈率为15.42倍:位居历史月份数据第60,处在历史数据的19.87%分位数位置,明显低于历史均值水平;深圳A股目前的市盈率为41.7倍:位居历史月份数据第192,排在历史数据的63.16%分位数位置,高于历史均值水平。创业板目前的市盈率达到73.41倍,这一数据在82条历史月度数据中排名第63,约位于历史数据的75.9%分位数位置,也就是说,在过去75.9%的时间中,创业板的估值要低于目前水平。从这一组数据来看,可能A股还存在下蹲式探底的可能。

“当然,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和深化改革的推进等,我们仍然应该看到一些积极因素,加上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分化使结构性机会比2016年更优。”课题组说。

课题组分析,养老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入市预计带来1000亿元左右的资金。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资产接近2万亿元,到2020年预计将新增2万亿元左右的地方社保委托,若其中有10%投向股市,增量资金在2000亿元左右,年化入市资金在600亿元左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也有望带来400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

继2014年底推出沪港通之后,筹备已久的深港通开通在即,深港通对两地股市的影响,可能远高于沪港通。由于A股目前的市场行情以及人民币的因素,港元与美元挂钩,美元可以作为规避资产贬值的“安全岛”,部分资金有南下的意愿。但深港通标的扩大(深股通涵盖了大约880只深圳市场的股票,其中包括约200只创业板的高科技、高成长股票,与沪港通形成互补),加之长期以来投资者对中国的悲观情绪,已经大体上反映了当前中国的多数挑战。

课题组分析说,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内生增长动力逐渐触底回升,海外偏爱大蓝筹的外资机构开始将目光转向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随着深港通的开通,沪港深融合成中国的三大证券交易所,对品种创新、估值趋同将带来深刻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增量资金有望涌入。此外,2016年9月底地产调控的加码有望带来居民资产配置上的变化。从历史情况来看,地产周期一般伴随着居民存款向企业存款的转移,2015年以来股市表现和企业存款逆相关,现今企业存款预期增速将出现向下拐点,但是从企业存款回流居民存款,再到进入股市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也需要市场预期和投资风险偏好的改善。

从企业微观盈利的情况来看,2017年经济企稳的确定性更高。根据2016年中报,全部A股盈利同比虽有所下滑,环比放缓,但维持了较快增速。2016年三季报业绩预告显示,创业板和中小板同比分别维持45.9%和41.4%的较快增速,全年高增长可期。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三季报业绩将显著高于全体A股上市公司水平,显示以成长股为代表的新经济动能正在加速形成,经济转型的成果值得期待。

课题组说,另外,蓝筹股从估值的角度看基本接近合理水平,目前代表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前向12个月动态市盈率11.5倍,略低于历史的均值,其中非金融估值18.2倍,仍处于历史中等偏上水平。地产调控对经济的影响在2017年上半年或表现得更为明显,预计将带来风险偏好的下降并拖累估值。如若后续政策应对得当,预计经历一定估值压缩后,后市的弹性也会更足。

课题组分析认为,“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平衡下催生出结构性机会。当前国内所面临的结构性弊端众多,如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非金融国有企业的高杠杆以及房地产市场过热等,但总结而言,未来经济发展的路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东部与西部的产业地域转移;低端产业向中高端的结构升级;重点扶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推进民间高技术应用产业。在为实现上述目标前进的路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过剩、低效产能退出的问题,将有效的社会资源释放出来。

课题组称,要解决这个问题,若贸然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恐怕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最终陷入“流动性陷阱”。而有“定向刺激”作用的财政工具恰好可以弥补货币工具的缺陷,此时再配合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去产能、去库存的效果将会更为明显与迅捷,经济衰退的时间将被有效缩短。财政政策加码带来一些结构性机会,如政府一直大力主导的PPP主题板块,与之相关的环保和基建也会获益。

报告称,整体来看,在经历了2016年的震荡消化后,A股在缺乏系统性冲击的情况下出现暴涨暴跌的可能性已经很小,“稳中有升”可能是2017年的主基调。在此市场环境下,行情的结构性分化将异常明显。从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来看,以服务业和消费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50%,并仍在扩大中,消费和服务业成为挖掘成长机会的重要领域,如大健康、环保等。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科技创新活力释放下带来的一些潜在机会也值得关注,如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5G通信服务相关领域等。

编辑:刘展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