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股份患上永续债依赖症

作者:杨雨 来源:界面新闻
2017-01-10 16:29:40
分享

对于房企而言,资金永远是企业发展必不可缺的生产要素。因此,无论是运用股权还是债权,通过各种渠道融资成为上市房企发展的不二法门,永续债也是其中的手法之一。

首开股份(600376.SH)是A股上市公司中,发行永续债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其规模仅次于在港上市的恒大地产和碧桂园。日前,公司发布公告,计划发行50亿元永续中期票据,发行完成后,公司永续债规模将破百亿。

对于上市房企来说,永续债是良方还是毒药,将考验相关公司的把控力。首开股份在快速拿地的2015年也密集发行永续债,短期看,没有增加债务却提高了资金占有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息债务将逐步蚕食首开股份本就增长乏力的净利润。

永续债破百亿

2016年11月底,首开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优化公司债务结构,拟发行不超过50亿元长期限含权中期票据。

首开股份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有息负债、补充营运资金或项目建设。

在公告中,首开股份董事会表示,本次永续中票是基于改善公司资本结构、提升公司融资能力为目的而发生的融资行为。通过本次融资,可以增加公司所有者权益,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优化财务报表,促进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

实际上,这并不是首开股份首次发行永续债。早在2015年,首开股份就连续发行永续债,规模已经达到了90亿元,在A股上市房企中,首开股份的永续债规模遥遥领先,远胜其他上市房企。

2015年8月,首开股份首次公告发行永续债。根据公告,首开股份表示,为满足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优化公司债务机构,公司与建信资本管理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委托贷款合同,由其作为委托人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委托江苏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向首开股份提供3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的贷款。

此次贷款前两年的贷款利率为7.5%,第三年开始协议上浮。资金主要用于归还银行借款及股东借款、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西甸村项目建设,以及北京市朝阳区高井2号地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

在首次永续债成行后,首开股份在2015年12月再度发行30亿元永续债。

此次的永续债前三年贷款利率为6.9%,若存续至第四年后,则每个计息年度利率重置为上年度利率+300BP,贷款资金用于置换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至此,首开股份在2015年下半年共发行了60亿元的永续债,且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偿还债务,项目建设并不是资金使用的主要方向。

到了2016年,首开股份并没有停止永续债的发行,5月,公司公告发行30亿元的永续债借款。

此次贷款前三年的利率为5.5%,第四年为8.25%,第五年起为12.37%。贷款将用于归还股东借款、银行借款、信托借款。3次永续债融资,每次都是30亿元,加之此次计划发行的50亿元永续中票,首开股份的永续债规模将高达140亿元。

在本次50亿元的永续中票发行之前,首开股份的永续债规模已经绝冠A股的上市房企了,那么,为何公司还要钟情于此呢?

高负债下的低利率机遇

首先,在有息负债规模逐渐攀升的前提下,融资利率越低,意味着企业的负担越小,而目前宽松的资金环境为上市房企融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开股份年报显示,2014年,公司房地产业务融资余额为428.57亿元。其中,银行贷款233.83亿、信托等其他方式融资194.74亿。

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业务利息总支出为36.58亿元,借款加权平均利率7.79%,其中,项目融资最低利率5.84%,最高利率9.8%。

而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累计实现融资金额50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30亿元,信托贷款221亿元,中票24亿元,永续债60亿元,公司债70亿元;归还贷款及信托264亿元,当期净增融资规模241亿元。公司期末融资总额为655.95亿元,整体平均融资成本为7.53%。

可见,在2014年-2015年,首开股份的融资成本超过7%,而公司目前已经发行的三期永续债中,第一笔30亿元的前两年的贷款利率为7.5%,第三年开始协议上浮;第二笔30亿元前三年贷款利率为6.9%,若存续至第四年后,则每个计息年度利率重置为上年度利率+300BP。

2016年发行的第三笔30亿元永续债前三年的利率为5.5%,第四年为8.25%,第五年起为12.37%。可见,这三笔永续债的起始利率都低于首开股份目前的平均融资成本,即使后期利率面临上浮,但首开股份可以停止永续债的贷款,比如碧桂园已经偿还了数十亿元的永续债借款。

与低利率的外部环境相比,首开股份目前的高负债是公司不得不选择永续债的内在原因。2014年-2015年,公司的负债率分别为83.47%和82.7%,2016年前三季度的负债率略有下降,但也达到了78.16%。

而这并没有考虑到永续债的硬性,假如已经发行的90亿元永续债全部计入负债,那么首开股份2015年的负债率将达到89.11%,2016年前三季度的负债率则为83.33%。如果考虑目前公告的50亿元永续中票,那么首开股份的负债率将更加难看。

这或许是首开股份不得不选择永续债的原因之一。不过,选择永续债也将使公司付出不菲的利息支出,仅以目前90亿元规模的永续债为例,每年的利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根据已经发行的三笔永续债利率计算,第一笔前两年每年的利息支出为2.25亿元,第三年开始上浮;第二笔前三年每年支付利息2.07亿元,第四年开始上浮;第三笔永续债前三年每年的利息负担为1.65亿元,之后开始上浮。

这意味着首开股份2015年发行的两笔永续债每年需要支付4.32亿元利息,2016年三笔永续债合计每年5.97亿元利息,从2017年开始,只要公司没有偿还本金,那么利息数字就会上涨。

利息支出增加,需要公司拿出大笔净利润去覆盖。首开股份看似增长的净利润背后,其实不过是恢复到几年前的水平而已。

拿地伴随借款创新高

2015年,首开股份营业收入达到236.18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83亿元,2016年前三个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74.87亿元和12.05亿元。

2015年,首开股份的归属净利润首次突破20亿元,公司的收入则再次刷新历史新高,看似营收和净利润都呈现良好增长势头,但实际上,这不过是首开股份恢复性增长。

2011年,首开股份收入不过90.42亿元,即使未破百亿,但归属净利润达到18.77亿元,随后的两年,虽然公司收入不断上涨,净利润却连续两年下降。到2013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只有12.89亿元,此时公司的收入却早已超过130亿元。

2011年时,首开股份的收入尚且不足百亿元,如今早已连续刷新200亿元的整数关口,但净利润并没有随之翻倍,刚过20亿元的归属净利润,较2011年不过10%左右的增长,显然,首开股份的净利润增速远逊于收入的表现。

归属净利润并没有靓丽的表现,利息支出却已经有数倍的增长。首开股份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的财务费用为7.84亿元,其中利息支出为41.19亿元,只不过公司将其中的33.48亿元全部资本化,并未计入当期费用。

而2012年时,首开股份的利息支付为21.69亿元,其中利息资本化为10.65亿元,这意味着不过4年时间,首开股份利息规模几乎已经翻倍。

不得不说的是,在2016年,首开股份共发行了20亿元、30亿元和10亿元共三期公司债,合计融资60亿元,利率在4.39%、3.59%和3.57%,这意味着每年又将增加2.31亿元的利息支出。

在首开股份的负债构成中,短期借款并不是其中的主要部分,长期借款是负债的主要构成。2015年年末,公司长期借款合计为307.28亿元,较2014年年末的182.58亿元增幅接近七成,2016年前三季度已经累计至341.62亿元,连续刷新历史新高。

巧合的是,在首开股份长期负债大幅增长的同时,也是存货激增之时。2013年和2014年,首开股份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639.81亿元和680.78亿元,并没有明显增加。

而到了2015年,存货激增。截至2015年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956.74亿元,绝对金额新增了近300亿元,增幅达到40.54%。在存货构成中,开发成本即拿地金额为808.6亿元,较2014年年末的559.77亿元增长了44.45%,也就是说,公司新增存货几乎全部来自拿地。

首开股份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共获取新增项目19个,地上规模336.4万平方米。而2014年,公司仅取得6个开发项目,建设用地面积46.4万平方米,地上规划面积85.9万平方米。

2016年前三季度,首开股份的存货已经突破千亿达到1187.75亿元,长期负债也随之刷出新高,达到341.62亿元。虽然借款以长期借款为主,但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也有192.18亿元,这或许是公司不断发行新债偿还借款的原因。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