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新景:老裁缝变身新工人

作者:丁建刚、符晓波 来源:新华网
2017-11-06 17:27:45
分享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6日电(记者丁建刚、符晓波)在塔里木盆地深处的铁热克艾日克村,麦合木提尼亚孜·扎克尔做了40年裁缝,算得上小有名气。不过谁也想不到,63岁的老裁缝今年却进了工厂,在流水线上当起工人。

这是一家距离铁热克艾日克村最近的工厂,位于塔克拉玛干南缘的和田地区洛浦县。工厂投产后不久,老裁缝从10多公里外的乡村赶来报名求职。

问其进城打工的原因,麦合木提尼亚孜·扎克尔说:“手艺荒废了可惜,看病吃药花销也不小,我不想给孩子太多负担。”10岁就被父亲送去当学徒的他,学得一手裁布制衣的手艺。年轻时靠给乡亲们做衣服,挣钱不少,一度是村上的富裕户。

可记不清从哪年起,逢年过节买新衣成了新趋势,虽说口碑不错,麦合木提尼亚孜·扎克尔接的活儿越来越少。骄傲了一辈子的老裁缝很长时间都不适应变化。更让他不安的是,家中靠仅有的4亩麦田,一年收入不到5000元,一家7口日子过得紧张。

直到来自内地的服装厂在洛浦县落户投产,急需熟练工人的工厂再次拥抱了麦合木提尼亚孜·扎克尔,厂长还给他分配了学徒,带几名刚招聘的维吾尔女工。几个月来,每个月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令他惊喜。

在我国面积最大的连片贫困区和田,有稳定工资收入的家庭是令人羡慕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60万人,与东部省区不同,这里一直缺少可以提供打工岗位的企业和工厂。

2011年起,在内地19个省市对口支援下,塔里木盆地引入的企业和工厂多了起来。为了吸纳很少出远门的少数民族居民,一些企业还把加工、装配车间设立在村庄,承担家务活的维吾尔妇女也可以就近就便打工。

负责援建和田的北京市官员支现伟说,5年多来,北京在和田地区先后建设标准化厂房27.3万平方米,引进62家纺织服装、电子商务等企业,为37000人次提供就业岗位。

在当地政府推动塔里木盆地发展规划的蓝图上,通过发展纺织服装、电子加工等产业,要为和田、喀什等地创造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这意味着一大批少数民族居民将变换职业身份,不再仅仅靠种地放牧为生。支现伟说:“要发展一批具有带动性、拉动性、能够有效吸纳富余劳动力的产业,培养一批产业工人,从根本上推动南疆脱贫。”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