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凌纪伟)中国推动发展人工智能的制度保障格局正在形成。自去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以来,科技部启动重大科技项目,工信部出台三年行动计划。近日,教育部发布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同时,已有近20个省市出台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关政策陆续出台让人工智能科研机构和产业界信心倍增。多位业内专家向新华网表示,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人才储备和促进产业规模应用是关键,特别是中国需要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队伍。
政策背后的深远意义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堪称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的纲领性文件,一经公布相关贯彻落实行动便迅速展开,制度体系的完善为繁荣人工智能产业奠定了基础。
在国家成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是少数几位来自高科技企业的成员之一。他认为,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带动我国人工智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表现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氛围高涨,涌现出一批对标国际的高水平创业公司,创业公司的数量和质量与美国接近。
余凯坚信,未来依托国家在政策措施、专项资金方面的全方位支持,我国人工智能将走上一条自主创新、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
“因为政府的支持,各个企业开始利用AI的能力节能增效,进一步助推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360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颜水成认为,国家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有着积极且正面的影响,可以帮助初创公司更早拿到创业投资基金,同时对于人工智能的落地有很大推动价值。
实际上,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地方政府结合产业实际出台的不少举措备受市场欢迎。比如北京、上海和重庆聚焦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率先发布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规定,支持自动驾驶车辆开展相关测试工作,这些颇具针对性的举措有力支撑了人工智能落地应用。
培养高水平人才是关键
发展人工智能需要人才,纵观目前国内的人工智能教育,顶尖人才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育体系不完善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瓶颈。
日前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正在逐步解决上述问题。按照计划,国家将推进“新工科”建设,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计划作为一份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重视。对于细化落实,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建议,如果能够借鉴美国高水平大学的做法,研究生招生名额根据学校导师水平、条件保障能力以及学生的意愿来双向决定,而不是简单地由管理机构设定限额,会更有助于促进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目前,国内还未开设专门的“人工智能”学科专业,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今年初,南京大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主持学院工作的周志华表示,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主要是由于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此前业界流传一组数据,世界43%的人工智能论文产自中国。但中国与美国之间仍存在相当差距,其中一个体现就是中国高端人才储备匮乏。
“最重要的是加强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周志华认为,人工智能行业从新技术发明到产业应用之间的路程很短,产学研靠得很近。与一般软件开发需要大批程序员合作、比较强调“集体主义”不同,人工智能行业“个人英雄主义”更明显,一位高水平专家可能解决几十位普通从业人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真的是有多好的“智能人工”才会有多好的“人工智能”。
“现在已经进入了全球争抢人工智能专家的年代,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造血作用极为重要,这个行业里面造血能力的差别将直接导致核心竞争力的差别。”周志华强调说。
对此,余凯也深有同感。2012年回国,他曾在百度负责成立人工智能团队,当时最大困难就是招不到专业人才,很多只能是招进来之后再培养。因此余凯建议,国家应加强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引进,聚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类脑计算等前沿方向,强化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算法攻关和关键工程技术实现,打造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先地位。
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相继发布,一方面促进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吸引顶尖人才来华发展。颜水成认为,国家对人工智能的重视对于吸引人工智能方面的顶级学者归国,以及企业领军人物归国带领人工智能研发,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产业繁荣靠规模化应用
产业是否繁荣是检验技术的试金石,一般认为,此轮人工智能浪潮延续下去的一大关键就是融合实体经济,在赋能产业中获得持久生命力。
人工智能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余凯认为,这为促成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营造了良好氛围,带动像自动驾驶、智能安防、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新技术新业务模式的涌现,为传统行业赋能。
余凯建议,应加强人工智能供给侧与传统行业需求侧的对接,特别是与物联网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政府项目领域先行先试的优势,率先在汽车、智慧城市等重要领域开展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动人工智能落地规模化应用。
工信部发布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从推动产业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四方面重点任务,共涉及17个产品或领域,其中就包括当下最为火热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智能化产品,这势必为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提供支持。
颜水成表示,企业从经济利益考虑,相对更重视短期的人工智能快速落地。但是很多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能力需要长期持续的研究,这就需要国家从资金方面提供支持,包括人才的培养,为人工智能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按照计划,今年国家将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指南和项目管理细则,并加快推动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开放创新平台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正在加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