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市值一周缩水750亿背后 一个指标早已预警!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8-10-29 08:49:00

今年8月, 长沙一家茅台直营店举办的茅台优惠活动,吸引众多顾客抢购,现场失控,甚至引得民警鸣枪示警。

原来,飞天茅台如今的零售价在1700元到2000元之间,这意味着消费者当天以一瓶1399元的价格(市场指导价1499元)买到的酒将省下至少300元。

看似销售火爆的茅台,却让不少投资者在昨晚(28日)迎来“酒醒”时刻。贵州茅台披露的最新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247.3亿元,同比增长23.77%,但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明显下滑,骤降至2.7%!

要知道,2017年9月末至今年9月末,贵州茅台5个单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38.41%、66.84%、38.93%、41.53%。

值得一提的是, 上周贵州茅台股价也经历5连跌,周跌幅达8.94%,为2015年8月来最大单周跌幅,一周市值缩水752亿元,而此前公司市值曾一度破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梳理贵州茅台近期业绩发现,公司预收账款下滑或许已经提前警示了如今净利润的下滑。

贵州茅台预收账款下滑显著

单看第三季度,贵州茅台营收为197亿元,同比增长3.81%,第三季度净利润为89.69亿元,同比增长了2.71%。而今年第二季度,贵州茅台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5.56%和41.53%。

从前三季度来看,贵州茅台营收和净利增速分别为23.07%和23.77%,而去年同期,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1.58%和60.31%。而之前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8.27%和40.12%。

不过,贵州茅台系列酒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今年前三季度,茅台系列酒实现营收59.3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57.74亿元,同比增长47.64%。

尽管增速并不亮眼,但是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实现茅台集团年初目标-----系列酒2018年80亿元营收的难度并不大。

系列酒持续高增长,贵州茅台也计划投资不超过83.84亿元,投资建设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项目,建设周期3年,建成后系列酒产能预计可达5万吨,与茅台酒形成1:1生产能力。

但目前茅台酒仍然是贵州茅台的主要业绩来源。今年前三季度,茅台酒营业收入为462.65亿元,同比增长20.47%,占公司总营收的88%。

在预收款项方面,今年9月末,贵州茅台预收款项为111.68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99.58亿元,减少了44.04%。

梳理一年来财报看,贵州茅台预收账款下滑显著。

2018年三季报预收款情况:

茅台市值一周缩水750亿背后 一个指标早已预警!

2018年半年报预收款情况 :

茅台市值一周缩水750亿背后 一个指标早已预警!

2017年三季报预收账款情况:

茅台市值一周缩水750亿背后 一个指标早已预警!

  2017年半年报预收账款情况:

茅台市值一周缩水750亿背后 一个指标早已预警!

去年同期,公司预收款为174.72亿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则降为111.68亿元。去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170多亿元,而到今年上半年末不足100亿元。换言之,经销商预付的货款在大幅度减少,而从预收账款这一指标,就能从经销商的角度看出他们对白酒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期。

白酒行业增速或放缓

对于近期贵州茅台股价的大跌,知名茅台投资人董宝珍分析认为,茅台高预期下的相对估值没有优势,是它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原因。但董宝珍同时认为,贵州茅台在基本面上并无风险。

从公司披露的最新财报看,三季度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新晋第十大股东,持股262.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1%;此外,贵州茅台获证金、陆股通增持,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持105.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8%,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增持457.54万股,占比0.37%。

曾经重仓贵州茅台的奥本海默基金公司-中国基金,则在三季度退出了前十大股东行列。公开资料显示,奥本海默基金公司是美国的一家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曾在2014年四季度大举买入贵州茅台,一举进入了前10大股东名单。此后三年多时间,奥本海默一直驻扎在贵州茅台的前10大股东中。

同样于28日晚披露三季报的还有五粮液、泸州老窖两大酒企。

今年第三季度,五粮液实现营收78.29亿元,同比增长23.17%;净利润23.84亿元,同比增长19.61%。今年1~9月,五粮液实现营收292.5亿元,同比增长33.09%;净利润94.94亿元,同比增长36.32%。

泸州老窖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8.43亿元,同比增长31.36%;净利润7.72亿元,同比增长45.49%。今年1~9月,泸州老窖共实现营收92.63亿元,同比增长27.24%;净利润27.51亿元,同比增长37.73%。

中信建投在其研报中表示,高端白酒基于去年高基数,三季报增速预期有所放缓,但稳增长趋势不改。高端白酒仍然需求旺盛,次高端方面的消费升级仍在进行,主流品牌全年预计高增长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