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遭受"两路夹击" 须给企业"减负松绑"

作者:伊歌 来源:羊城晚报
2012-09-14 15:01:00

早在年初,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就预言“今年上半年是广东外贸形势最困难的时期”。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讨论通过《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

今年以来,外贸走势波动反复,但近两个月出口增速显著放缓,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出口同比仅增2.7%,进口下降2.6%;经季节调整后,8月的进出口总值下降0.5%。年中几个月本是传统的出口高峰期,现在却出现外贸减速;前8月外贸增速仅6.2%,恐怕难以实现全年增长10%的预定目标。

稳增长,必须稳外贸。出口放缓,外贸不稳,外因是传统出口市场疲软,内因是出口企业面临转型升级。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突飞猛进式的增长,得益于打破外贸“大一统”的垄断经营,更得益于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尤其是加工贸易,将廉价土地、劳动力等优势释放得淋漓尽致,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所向披靡。可是,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逐步提高,尤其是随着生产率提高而人民币长期面临升值压力,以低成本扩张出口市场版图的外贸增长方式渐渐走到了尽头。全球“金融海啸”之后,欧美和日本等传统出口市场长时间萎靡不振,主要依赖外商订单加工贸易最受冲击。当下的中国外贸,可说是饱受外需不振和转型升级的“两路夹击”。

稳外贸,主角是企业。如果企业认为无法转型升级,只能望“单”打卦得过且过,等待出口市场的好转,那么政府再多的政策刺激都无济于事。因此,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应当以激发企业活力和动力为着眼点,尤其是各级政府要给企业“减负松绑”,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重点也在于此。具体来说,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扩大融资规模,可减轻企业资金流的压力;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则可帮助“有单不敢接”的小微企业化解市场风险;简化审批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则直接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

“减负”固然可解企业燃眉之急,“松绑”则是企业转型升级之所需。广东已经连续24年摘得全国的“外贸状元”,更是加工贸易的集中之地,企业所面临的“内外交困”也更明显更严峻。因此,广东省政府日前出台有关“进一步做好稳增长工作的意见”就提到:大力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尽快出齐和落实今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切实加强行政审批日常监管,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加快推进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事项改革。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外贸从成本驱动到创新驱动,都需要政府和企业的“自我革命”,这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稳外贸,给企业“减负”是当务之急;给企业“松绑”则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