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真降了? 新华社批评"忽悠多"

来源:扬子晚报
2012-10-05 07:49:00

当今的房地产市场,各类宣传资料上房价优惠、特价、员工价种类繁多;政府出台的统计数据和商业机构时常打架;统计房价和购房者现实感受明显错位。种种关乎价格的问题,令购房者雾里看花。

“金九银十”是传统的楼市销售旺季,一些开发商打出不少优惠:九折促销、特价单位、内部员工价、甚至毛坯价等种种说法让购房者眼花缭乱,如“内部价尊享九二折优惠,限期认购还可享受2万抵10万优惠”等。

“说白了,这其实都是开发商的包装,没什么差别。我们对购房者说让他们享受‘内部’折扣,比‘外部价’便宜,很多购房者就觉得有赚头。”一位房地产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其实所谓的特价也好、内部价也罢,叫法不一,实质半斤八两,“开发商早就预设好了销售指导价,这些名目不同的优惠听着好听罢了。”

专家表示,很多开发商在宣传时着力突出一个看似优惠的数字,背后却不经意留一个伏笔,在“起”字上做文章。还有很多人看了宣传冲“特价”来,结果销售人员却告诉“特价卖完了”,然后就开始推销一些其实价格不低的房源,还号称“优惠力度大”,看下来才知道是取消了价值好几千的“装修费”而已。

但一些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所谓的楼盘特价单位一般只有几套,挂羊头主要是揽客,渲染降价效应,吸引客户看房,实则没有几套。而他们的营销关键还是通过精装房“裸卖”找价差。

专家表示,目前开发商所谓的价值数千元装修实质水分极大,宣称6000元豪华装修,实质成本可能不到2500元,却可以给消费者造成大幅降价的错觉。

官方统计“价格平稳”,现实感受却老“错位”

房价统计和现实经历之间有些感受错位,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以广州为例,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行业数字,目前广州平均房价在14000元左右。但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分析,一些市中心高价楼盘可以卖到4万元,郊区楼盘售价8000元,因此,平均房价统计对不同消费能力的购房者指导意义有限。

专家分析,房地产成交价格走势因区域而异,单纯均价统计难以真实反映市场变化,由于成交均价体系存在缺陷,导致消费者直观感受和统计数据之间出现反差。

在当前严格的限购政策约束下,一些开发商也逐步锻炼出“抗药性”。市场低迷“保刚需、缓豪宅”,回暖后,又反其道而行之。最后出现“平均下来没涨,实则区域轮涨”。

官方、民间数据“打架”,差距还挺大该信谁

一些购房者反映,看到商业机构的统计和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时常存在差异,且幅度相差不小。广州7月国土房管局公布楼价同比涨幅约8%,而网易同月统计则大涨22.5%。

专家分析,两者间的数据差异主要取决于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不同。

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双方的统计数据背后都有“难言之隐”。政府统计难以作假,为让数据好看,不得已就会在“时间节点”做文章,通过是否发放预售证或控制网签时间等方式调节数字,防止房价出现大幅波动;而一些公布楼市数据的民间房产分析机构基本是依附商业运营利益,当房产商业机构有意力推某些区域或某些楼盘,则会特别突出相应乐观数据,制造“价升量增”紧张空气。 新华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