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市场将是品牌的世界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2-11-07 12:31:00
分享

未来市场将是品牌的世界

法国成衣协会前主席胡蒂诺。

我国的时尚品牌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规模发展,以连锁模式快速扩张,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然而近几年,随着国外一二线品牌的涌入,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发生变化,使得一些中国本土品牌在高速发展多年后,突然发现原先的定位、理念、模式、原材料的获取似乎不够清晰,一些品牌后继乏力,一些品牌走到了十字路口。

日前, 法国成衣协会前主席Gerard Roudine(胡蒂诺)先生在深发表精彩演讲,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的观点,给中国时尚产业企业家有益的启示。

■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中法服装业发展道路相反

“毋庸置疑,未来的市场将是品牌的世界,品牌也将是拉动消费的生力军。” 胡蒂诺认为,两国的当代服装业经历了完全相反的发展道路。在19世纪中期,法国出现了高级定制服装业,这个创意产业在很长时间由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或手工服装制作者垄断。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批量生产的成衣业产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分享服装创意行业。伴随着服装设计师的出现,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着手设计研发,让成衣业得以更加广泛地发展,从品质向数量发展变化。法国服装业的出发点,是在不放弃品牌的条件下满足更多人的期待。

“在中国,从数量到品质的发展变化,是服装业的必经之路。”胡蒂诺说,中国曾长时间是世界加工厂,如今的中国进入产业升级阶段,应注重研究开发设计创新,进行产品品质与品牌建设,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快奢侈品品牌的构建。

应重新进行品牌定位

胡蒂诺指出,法国时尚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多年以来销售额只有很微小的上升,如今制造环节被视为很容易解决的问题,而品牌的设计和服务则成为服装业的重中之重。在服装业,法国仍需要保留一定量的生产人员,以确保维护独有的工艺技术,用于奢侈品牌和高端品牌的生产。但更多的人员分布在设计和销售服务上。法国服装业的设计与销售环节,拥有5万员工,产品有 40%以上出口。

“在无国界竞争的背景下,法国时尚产品生产商的实力在于品牌设计的创新能力。” 胡蒂诺说,法国制造商在国际市场上以最少的制造成本在发展。虽然同样受制于激烈的竞争,服装、配饰等时尚产业却比较幸运,总的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提高。皮具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尽管皮具材料价格上涨,制鞋业只受到很小的影响,与成衣一样,法国的制鞋业摈弃了中低端产品的制造,集中精力进行高端产品或者奢侈产品的设计。

中国的情况如何呢?胡蒂诺认为,试图以法国人的眼光来分析中国的经济情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年度,面对伙伴国的经济停滞,中国对外贸易将面临严峻考验。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消费主要靠国内需求,而较少靠出口拉动。因此,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服装产业,需重新定位。应借鉴法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国内的需求,致力于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

胡蒂诺认为,中国成衣的销售模式也会产生深远的改变。目前,中国有近80%的高档服装销售份额来自百货商场与超大规模的购物中心,这将会很快面临改革。销售商需要更加细致地区分筛选目标客户群体,开设更多自有品牌店、多品牌集成店等,让品牌具有选择性。

收购奢侈品牌求发展

胡蒂诺认为,奢侈品的消费,是一个社会、文化与经济兼备的现象,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商业的一部分。奢侈品凭借品牌的权威力量让人接受,它是服装与配饰领域中,唯一不需要适应不同市场要求的产品。

在中国,一直偏向于大城市的奢侈品销售网络,正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在此类城市中,奢侈品主要作为礼品购买。这种发展趋势,是中国的实业家们不能无动于衷的。希望企业家从现存和重新发掘出来的特殊工艺出发,创立本国的奢侈品品牌。

“发展奢侈品行业,需要时间和经验。另外据一份调查,有86%的中国消费者对此持反对意见。以中国制造的标签发展奢侈品牌是否可能呢?”胡蒂诺说,面对这种状况,有一种解决途径是中国企业收购法国或欧洲其它国家的奢侈品生产公司,如香港迪生集团就收购了法国的名牌都彭精品。另外一种方法,国内品牌可借助他国经验,在国外生产奢侈品。

胡蒂诺最后指出,中法两国之间已经建立起越来越密切的交流网络,在时尚产业,直接采购成品或者是样品,品牌授权许可,设计指导,生产加工,专业技术转让,品牌收购,合资企业相互投资等合作正在进行着。在中国, 奢侈品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内行,作为业内人士,必须满足他们的愿望。因此,从业者都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市场、品牌研究,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等,以最快的速度开展品牌发展战略。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