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垃圾日均处理约1.96万吨 源头困扰亟待解决

作者:吴逸敏 来源:解放日报
2013-07-02 10:17:08
分享

夏天垃圾多。整个夏季,上海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约1.96万吨,比往常增加9.4%。而按规划,今年上海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要比2012年减少15%。

垃圾减量的重要方式,是推进垃圾分类。而目前,上海迫切需要解决垃圾分类的“源头困扰”。

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

本来是让市民在家里先干湿分开:剩饭菜、菜皮果皮、茶叶渣等是“湿垃圾”;其余的“干垃圾”中,再分出电池、灯管等“有害垃圾”,玻璃瓶、镜子等“玻璃”,塑料瓶、废报纸等“可回收物”。但即便是试点小区,居民“干湿分开”的意识依旧不强。

西康路446弄是本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记者采访时看到,垃圾厢房里没有设“厨余垃圾”箱,果皮等被扔进“其他垃圾”箱内,“玻璃”箱中则堆着泡沫塑料。记者询问一位买菜回来的阿姨,她一脸茫然:“啥垃圾分类?没听说过!”

同为试点小区的昌平路428弄东海园,每个楼面有垃圾桶,但“什么垃圾都可以往里面丢。”记者翻查,箱中垃圾多半没有对号入座,“有害垃圾”中混入生活垃圾,“厨余果皮”中丢了三夹板和灯管。为确保分类效果,东海园让保洁员在垃圾箱前预检,替居民们做分拣。这种“加一道工序”的做法,在试点小区中为数不少。

也有不少志愿者也加入了预检、代拣队伍。湿热的梅雨季,平阳路古美三村,“分类志愿者”马玲和施汉峰8时30分准时出现在垃圾厢房旁。两位古稀老人戴着手套,拿着长尾夹,看到有居民来扔垃圾,立刻凑上去,看看袋里的东西,再拨弄几下,然后叫住对方:“这个塑料瓶不能混在餐厨垃圾里的,应该分出来。”

初夏的隔夜垃圾中多了西瓜皮等,气味难闻,可两位老人始终一丝不苟地翻翻拣拣。“刚开始时,很多居民有抵触,不肯分,一次次劝,慢慢好了”;“中老年人配合度高,小白领反而不太听劝”;“外来租客、小保姆,需要反复做工作”……志愿者的坚持有了效果,小区近700户居民,目前垃圾分类知晓度达到100%、参与率90%、准确率90%。

熟悉居民习惯才能有的放矢

如果没有分拣员,情况会如何?永兴路上的扬波小区,被认为是居民自主垃圾分类的样板——小区垃圾分为11类,分类持续率达到90%。三开间垃圾厢房,有一间标注着“可回收物”,里面再分为“过期药品”、“塑料制品”、“旧衣物”、“玻璃”、“金属物品”等多个分类垃圾桶。“利乐包装”回收箱中,所有的牛奶盒、利乐包还是被压扁后才投入的。

扬波小区确实不一般。垃圾箱房贴着瓷砖,没有污水着地,无异味,垃圾箱把手都是干燥的,十分整洁。小区保洁人员的一大任务,就是高频次清扫垃圾厢房。“垃圾房干净了,我们丢垃圾时也愿意走近,不会乱扔的。”在“其他垃圾”间,贴着分类小知识:这里是扔餐巾纸、尘土、烟蒂、尿不湿、厕纸、脏塑料袋的地方。居民说:“有时候不知道怎么扔,走到垃圾房,就明白了。”垃圾厢房旁还有一个洗手池,备有洗洁精。这个设计颇受居民称赞:“扔完垃圾马上洗手,可以直接买菜或上班去了。”

垃圾分类之初,扬波小区也对居民进行过辅导和监督,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科普手册、干湿分离垃圾桶,还有志愿者每天早晚在垃圾厢房旁值勤指点、劝说、提醒。慢慢地,监督由紧到松,居民们也逐步养成了分类习惯。

市绿化市容局环卫处副处长顾育新表示:“推进垃圾分类的主体,首先是广大市民。”有的小区,为了让居民能够在家先分类,仅设置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效果反而不彰;有的小区,推进时没有整体考虑,仅靠分拣员反复劝说,志愿者撤走后,乱扔垃圾行为也容易回潮。

今年,上海要在浦东、静安、长宁、徐汇、奉贤等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全面推进,须有一个前提:要对居民分类垃圾的行为习惯作深入研究分析,各项配套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关注东方财经sina微博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