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专车服务多地遭遇“围剿”

来源:新华网
2015-01-08 09:35:47

滴滴、快专车服务多地遭遇“围剿”

  这是用一款打车软件(快的打车)在北京东三环一街道搜索出来的附近的出租车(2014年4月11日摄)。面对出租车司机“生存难”和乘客“打车难”的呼声,是该对行业垄断的根基动刀,还是该对专车执法“一刀切”?近期围绕“滴滴专车”等引发的风波和争议,触碰到出租车业改革的深层问题,重堵不重疏、治标不治本,靠垄断利益生存的出租车行业还能走多远?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 随着出租车集体停工罢运事件的发酵,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开始相继叫停专车业务。近日,相关媒体报道,今年1月起,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将大力打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从事非法运营的社会车辆。这是北京首次公开认定私家车通过打车软件拉活属于非法运营。

  从去年开始,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AA租车、Uber等等互联网和手机租车软件逐渐兴起直至火爆。一方面,频繁的价格战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往日火爆的出租车业务明显受到专车业务的挤压,利益相关方角色发生转换;另一方面,在监管的空白区确实存在灰色地带,私家车挂靠租赁公司等非法运营行为颇受质疑。

  多地遭禁之后,专车业务是否会就此折戟退出市场?打车难问题仍待解决,专车服务又遭围剿,消费者需求又该如何满足?专车在多地被叫停之后,仍有许多问题未完待解。

   ■ 监管层出手围剿

   专车服务属非法运营

  早在沈阳出租车集体罢运事件曝光之前,已有地方政府展开对专车业务的“清缴”工作。

  2014年12月底,上海市有关部门已经将“滴滴”专车等专车服务定性为“黑车”,打响封杀专车服务的第一枪。

  1月4日,沈阳市约70辆出租车聚集,反映“黑车”泛滥、“专车”抢占市场等影响收入问题。相关媒体获悉,在这次风波之前,沈阳市已经下发通知,严禁客运车辆租赁企业、私家车主等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从事非法营运行为。

  1月6日下午,由济南市客管中心组织的打击非法营运动员会召开。会上,客管中心表示,为维护行业稳定,将联合各出租公司打击非法营运的行为:即日起,济南的“专车”业务将按“黑车”查处,一经查实处以5000元至3万元不等的罚款。

  此外,南京、杭州等部分城市,也将专车方式运营的车辆定性为“黑车”,明确叫停召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

  事态的蔓延远不止于此。昨日,向来高居打车难榜首的北京,公开认定私家车通过打车软件拉活属于非法运营,专车多地被“封杀”由此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尽管对于专车业务的监管政策仍处于空白期,但从现场执法情况来看,对于专车的“围剿”并非无据可依。据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队长、新闻发言人梁建伟介绍,去年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专车”的司机很多都是以前的黑车车主,日前执法人员查获的帕萨特司机在2013年就因为开黑车被罚。

  北京某执法队员表示,目前司机注册各类专车软件时,软件运营方审核并不严格,私家车很容易混入,以前的黑车司机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为自己洗白。此外,由于私家车上保险普遍较低,与正规的运营车辆不具有可比性。一旦发生事故,乘客权益无法保障。

   ■ 出租车停运抵制

   “苦苦相逼”为哪般

  多地出租车集体罢运,普遍被认定为监管措施密集出台的导火索。

  据央广网报道,一位北京的哥称受专车影响,最近接活量少了30%,以前一个月能挣六千,现在只有四千。相比之下,专车司机的日子则显得潇洒不少,多家媒体报道,现在专车司机月收入轻松过万。

  一位沈阳的出租车司机在接受采访时亦怨声载道,“生意受到了影响,活儿明显减少。我们都要考取《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车辆要有《出租汽车车辆营运证》,而他们啥也不用,开着私家车就把生意抢了,这不公平啊。”

  有分析认为,新业务形态的兴起对固有模式造成适当冲击在情理之中。

  打车软件最初触及的是出租车公司的“奶酪”,出租车司机是受益方,不仅降低空驶率还有订单补贴。专车业务推出后,利益链再度调换,此前打车平台积极争取的出租车司机处于被动地位,专车业务成为企业大力推广和补贴的目标,出租车司机的“奶酪”可能有所减少。

  生存环境艰难的的哥们被称为“骆驼祥子”,在市场份额被不断侵占的困境下,以集体抵制表明心声的确也显得情有可原。

  换个角度看,专车抢占出租车市场所造成的困境,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痼疾难解的“份子钱”问题。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机关服务中心主任王国镇指出,出租车整体行业结构不合理。当前出租车公司经营方式带有半垄断性质:出租车行业由政府特许经营,“份子钱”由出租车公司随意定,司机完全没有议价权。

  有专家表示,“专车”或可成为撬动传统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的杠杆,倒逼传统出租车行业改革,激活行业正向有序竞争发展。

   ■ 专车平台自辩

   不能与黑车画等号

  面对监管层的围追堵截和出租车司机的坚决抵制,撒下重金打造专车服务的运营商同样也有一肚子的委屈。

  快的打车公关总监叶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辩解称,“我们自己的业务本身在法律框架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像这种以四方协议,就是汽车租赁公司,劳务公司和租车平台这样的方式来操作,我们也咨询过很多法律专业人士,现在很多对于政策的解读还不是特别清晰,所以我们也会就这个问题跟各方进行沟通。”

  滴滴专车市场部王卫东在接受采访时并未否认滴滴专车中混有私家车,回应称会对滴滴专车相关服务进行调查,“针对查处中是否有私家车,滴滴将会对相关租赁公司进行调查,查证情况。”

  此前针对上海交通委明确表示滴滴打车为“黑车”,并查扣该公司专车,滴滴打车当时发布声明回应称,滴滴和所有的合作公司都依法签订了合同,确保满足用户多维度用车、个性化用车、安全性用车的现实需求,全程透明、公开、规范、可控,这和没有服务规范、没有定价标准、没有安全保障的黑车是截然不同的。

  易到用车相关负责人近日回应称,专车不能与黑车画等号。专车服务是出行服务升级的大趋势,是市场所需,要多听消费者的声音。“人们可以通过App轻松叫到专属化出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一种除了公交地铁及出租车外的品质出行选择,符合也顺应消费升级时代人们对于出行需求的升级。车辆更舒适,服务更人性,安全性也更多保障,消费者还有更多类似机场专属CIP快捷安检等的专属权益,在国外这类服务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点是所谓的黑车不能比拟的。”

  事实上,对于政策监管专车平台并非如想象般抵制,相反抱有期待心态。有专车平台的负责人就曾表示,希望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规范,但不要一管就死,“我们也愿意纳入政府部门监管体系,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 消费者呛声:

   用户需求该如何满足

  专车服务被陆续叫停,最莫名中枪的可能是最近规模大增的专车用户。尽管“清缴”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出行安全,但大部分用户仍然表示一时难以接受。

  在新浪微博一项名为“你常坐出租车还是专车”的调查中显示,66%的受访者选择常使用专车出行,他们认为专车的服务和体验相对出租车更好一些。

  北京市民孔小姐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跨年夜的时候,路上基本不可能拦上车,用打出租车软件也打不上车,于是她选择了用专车软件叫车,“虽然比打车贵了不少,但是很舒服,一上车就有水,我看他们还要求给乘客开门,一般出租车哪里能提供这些服务。”

  一方面,打车难、出租车服务态度欠缺等问题一直悬而未解;另一方面,在软件运营商的持续补贴下,专车费用与出租车费用之间逐渐相差无几。两厢平衡之下,乘客更愿意使用专车出行的选择并不难理解。

  不过,仍有不少消费者对于监管层的加强管理表示支持,但与此同时,他们呼吁整改能够更加合理和人性化,从监管层面给专车“正名”,实行差异化管理。

  使用过各类专车软件的范先生向媒体表示,如果专车被取缔,他想要在高峰时段打到出租车的话就要通过提高小费的方式,所以他希望能够出台规定,让“专车”名正言顺起来,“不能一棍子打死,对于想要作好的公司,应该给机会让他们取得合法的资格,进行整改,到时候再对不合规定的车辆进行打击。”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专车和出租车之间也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高级工程师张一兵表示,专车服务并非出租车的强项,在没有其他专车公司之前,出租车承担的专车业务也只占总业务很小一部分。如果能够将出租汽车倾全力仍不能满足的市场,细分为出租汽车和带司机租赁两个市场,或许出租汽车运力不足、打车难的问题将不复存在。(万方 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