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不炒股:巴菲特进军全球企业并购业务

作者:田阿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1-13 09:34:56

中国日报网1月13日电(田阿萌)2015年1月6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迎来了第60个公司周年庆典。和过去一样,今年周年庆典上,最受外界关注的仍然是巴菲特的新年投资计划。但让人们“大吃一惊”的是,向来被奉为“股神”的巴菲特此次却对外界透露,伯克希尔公司未来50年的发展策略将不会继续围绕股票投资,而是会逐步向企业并购业务转移。

“股票投资组合不再是公司未来关注的重点,伯克希尔的明天取决于企业并购。”在当日的庆典上,巴菲特做出了上述表述。一向被业界视作投资“风向标”的巴菲特此语一出,也立刻引发了人们的密切关注。“股神”不炒股了,这背后究竟有何玄机,许多人对此揣测不已。

无独有偶,过去几年来,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的脚步也正在日益加快。中国人海外投资的规模与速度,已经令全球震撼。新年伊始,英国媒体更是预言称,2015年中国海外投资的步伐将会更加紧凑,这些种种,或让2015这一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并购“井喷年”。

“股神”不炒股,巴菲特移情企业并购

在2014年《福布斯》发布的美国富豪榜上,巴菲特就以670亿美元稳坐美国富豪榜第二名,巴菲特之所以成为“股神”是因为他的一举一动一直被视为投资风向标,而他的选股能力和经典预言也使得千万投资者成为他的忠实“信徒”。

然而过去一年,相比股票投资,巴菲特在电力公用设施、制造商、零售商和能源领域的频频并购动作却似乎更加引人瞩目。

2014年5月,巴菲特出资20.5亿美元(约合126.94亿人民币)收购了以色列Iscar公司的20%,6月又出资123亿美元(约合762亿人民币)买下了番茄酱生产商亨氏公司的一半。

2014年10月,巴菲特买入美国最大的私营汽车经销网络运营商Van Tuyl集团,并为汉堡王全球收购蒂姆-霍顿公司的交易提供了30亿美元融资。

2014年11月,巴菲特以远低于市场估值的47亿美元(约合291亿人民币),收购了宝洁公司(P&G)旗下的金霸王电池业务。据了解,伯克希尔公司多年来一直是宝洁公司的第五大股东,占其全部股份的近2%。伯克希尔公司在连续多年通过持有宝洁公司股票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后,又通过“换股并购”的方式收购了金霸王电池,实际上并没有消耗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储备,巴菲特成功地将该笔收购需要缴纳的资本利得税降至最低。

2014年12月,伯克希尔公司又在收盘后宣布将从美国私募股权公司Arsenal Capital Partners手中收购第三方物流公司Charter Brokerage。据悉,Arsenal Capital Partners对Charter Brokerage的估值为5亿美元,虽然巴菲特最终的收购价格尚不得而知,但业内人士评价称“巴菲特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或许巴菲特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并没有在2014年出现,但可以看出的是巴菲特在企业并购领域已初见战略转移。在伯克希尔哈撒韦60周年之际,该公司的现金储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截至去年9月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624亿美元,这也给巴菲特四处并购提供了条件。

2015年或是全球并购“井喷年”

如同2014年的伯克希尔公司一样,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似乎也是赶上了“并购潮”。据英国《金融时报》2014年12月15日报道,2014年,中国的银行及保险公司在收购海外资产方面是过去十年内最为积极的,《金融时报》称中国金融机构对海外扩张越发自信。

2014年年末,海通证券(Haitong Securities)斥资3.79亿欧元(约合28亿人民币),收购了葡萄牙圣灵银行(Banco Espirito Santo)的投资银行业务。至此,根据Dealogic的数据,2014年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交易达到30宗,总投资额48亿美元(约合297亿人民币)。

除了海通证券近期的交易,银行并购交易也引人注目。201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ICBC)斥资7.65亿美元(约合47亿人民币),收购了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伦敦交易业务的多数股份;与此同时,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以7.3亿美元(约合45亿人民币)收购巴西工商银行(BicBanco)72%股份的交易也得到了监管机构的批准。

英国《金融时报》2015年1月7日报道称,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会减速。不难猜到,早前万达刚刚在香港上市,手握近40亿美元(约合248亿人民币)的融资,这就足以给万达提供了并购的条件和机会。《金融时报》称,中国企业在并购方面将扮演更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美国市场。

同时,西方银行如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相继撤出在部分国家的经纪业务也为中资企业和其他机构的进入留下了空间,有理由相信,2015年或将会出现中国迎来海外并购的热潮。

(编辑: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