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银联”垄断终结 谁会成为抢食者?

中国经济周刊刘永刚 2015-05-06 09:12:41

  原标题: “银联”垄断终结 谁会成为抢食者?

  在中国,几乎每个人的钱包里都装着银行卡,借助于中国银联,这些银行卡得以跨行、跨区甚至跨国使用。为了进入银行卡清算市场,2004年的一天,马云曾走进位于上海浦东松林路300号的中国银联总部,去拜见中国银联的高层,他想找后者解决淘宝网上的支付问题,但那次谈判并未有结果。

  自2002年成立起,中国银联的“独角戏”一唱便是13年,除了中国银联,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没有出现过其他身影。尽管包括VISA、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巨头,也曾虎视眈眈,却终究没有拿到入场券。

  而在今年6月1日后,这种情况将发生改变。

  银行卡清算市场面临“洗牌”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全面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作出了安排,在银行卡清算业务领域形成具体明确的准入规则和管理制度。

  该《决定》将于2015年6月1日起实施。根据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企业法人可依程序申请成为专门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的机构,境外机构也可通过申请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参与我国人民币的银行卡清算市场。

  根据《决定》,申请成为银行卡清算机构需要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至少具有符合规定条件的持股20%以上的单一主要出资人,或者符合规定条件的合计持股25%以上的多个主要出资人;且提出申请前应当连续从事银行、支付或者清算等业务5年以上。

  由于银行卡清算业务包含持卡人、商户、收单机构和发卡机构的大量金融信息,央行表示,清算市场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关系到银行间清算秩序,因此,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实施准入管理。

  事实上,开放国内银行卡清算市场,是我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对中美电子支付服务案裁定的一个约定,将在2015年8月29日前开放人民币转接清算市场。

  为此,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决定,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而《决定》正是对国务院开放政策精神的落实,是一个框架性指导意见。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银行卡清算市场改革需要在明确风险控制底线的前提下,确立市场准入和运营、退出的游戏规则,鼓励市场化竞争,促使参与市场的卡组织加快技术创新和组织完善,最终形成多层次、高效率、低风险的银行卡清算服务体系。”

  在外界看来,《决定》直接打破了中国银联垄断市场12年的局面。

  银联的“盘算”

  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之后,国内就只有这一家银行卡清算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国内用户每刷一次卡,提供刷卡机的商户都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发卡银行拿走70%,提供POS机的银行或银联的子公司“银联商务”拿走20%,银联拿走10%。这被外界理解为坐收政策之利,所以银联一直备受垄断指责。

  “历史改变的那一刻,来得比你我想象的快得多。”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曾在一份内部邮件中这样写道。《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曾在2014年底的一次金融论坛上问时文朝,“中国银联现在的压力大吗?”当时,时文朝非常坦率。他并不否认,在银联初建时,曾享受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从2013年开始,这些文件已被逐渐废止,“中国银联躺着挣钱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比如,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规定,在线下收单业务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和银行进行直联。从此以后,中国银联并不一定还能分食10%的手续费。

  “监管政策、产业环境、市场环境、竞争态势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大家认为中国银联还是‘机器一响黄金万两’,你就OUT了!”时文朝在那次论坛上说。

  中国银联高级主管王忠云也曾公开表示,互联网通用时代对中国银联的政策保护已经彻底取消,也就是说中国银联现在已经一夜之间开始“裸泳”了。

  但是,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银行卡清算市场放开在短期内对银联影响不大,目前银联在线下支付方面的地位十分牢固,还没有其他公司能对其构成实质性挑战。

  有业内人士称,银联花了那么多时间、金钱建立起来的优势不可能在短期内被打破,其他平台想在短期内达到银联的优势是不可能的,“短期内,银联的地位不可能被撼动”。

  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回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称,作为市场化的商业主体,中国银联将与其他银行卡清算机构在同样的监管条件下,依法合规开展平等的市场竞争。

  面对竞争,上述银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银联将结合“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给银行卡产业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开展境内外合作,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综合支付服务平台。

“银联”垄断终结 谁会成为抢食者?

“银联”垄断终结 谁会成为抢食者?

谁是银联的竞争对手?

  在外界看来,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后,对银联来说,三个方面的冲击扑面而来:首先,以万事达、VISA为首的外资信用卡清算国际组织的冲击将很快到来;其次,来自于国内大型银行的冲击,工商银行早就觊觎银行卡清算市场这块蛋糕;再次,来自于冲击力最大的网络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冲击等。

  最兴奋的莫过于外资信用卡组织。VISA在给《中国经济周刊》的回复中称,“对该新颁布决定充满期待,希望相关规定将允许更多的参与者来参与国内支付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并表示将对新颁布的规定予以研究,并且期待相关监管机构能够颁布进一步的实施细则。

  万事达则表达得更加直接。“万事达卡一定会申请牌照,从事中国境内的人民币清算业务。”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常青表示。

  相比外资组织的直接,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则显得更有些委婉。

  一直以来,支付宝可能会做“线上银联”的声音最多。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银行卡清算市场宣布放开的同一天,媒体曝出支付宝总部从浙江杭州迁往上海浦东陆家嘴,且注册资金恰好为1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支付宝已具备成为该类机构的能力,但成为一家转接清算机构并非易事,需要面对与传统金融清算系统的众多博弈。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多个国内大型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方均表示对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表示欢迎,但对银联的事情不予置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垄断地位被打破之后,银联面对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另据中国社科院支付清算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从实际情况看,以提供网络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事实上也成为重要的转接清算组织”。

  专业人士分析,从现在给出的准入条件来看,下一个中国本土卡组织可能出现在大型互联网金融公司或者大型银行之中。而在国内支付机构中,目前主攻线上的支付宝与拥有最大线下收单的工商银行参与清算市场呼声最高。

  工商银行发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去年工行净利润2763亿元,平均日赚7.57亿元,可以说是全球市值最大、最赚钱的银行。而2015年以来,这家“宇宙行”也迎面站上了互联网的风口,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及产品。实力雄厚的资金、超强的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都让工行看起来是当之无愧的下一个“银联”。

  业内人士表示,刚刚出台的《决定》还只是框架性的文件,具体的监管问题、业务细节还需要更为系统的文件厘清。“比如,工行、建行等如果都决定自己做清算平台,放弃和银联合作,银联很可能会面临直接消失的问题。”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负责人称,考虑到市场的平稳和持卡人的方便,应该会有一定的限制性规定,这些都要等细则出台才会知道。

  消费者有何实惠?

  随着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放开,竞争将会促使刷卡费率的降低。此前微信、拉卡拉都推出自己的POS终端。对商户而言,这些POS终端不仅安装价格便宜,费率也相对比较低。由于中国银联的“围堵”,这些最终都没有大面积铺开使用。

  而VISA、万事达此前在国内都使用的是银联通道,此次,如果它们和支付宝、腾讯等公司都拿到牌照,竞争必然会让刷卡费率下降。

  “如果用起来和现在POS机感觉一样,我们肯定直接换一台其他公司费率低的POS机。”北京市朝阳路上一家火锅店的老板说。

  目前,消费者每在商户刷一次卡,商户都要支付一笔手续费,手续费因消费类型不同而各有高低,但最高不超过1.25%。市场有了竞争者,商户得到的收单服务也将更加完善。业内人士猜测,目前收单市场中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联“7∶2∶1”的分成比例可能有调整,商户的经营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并可能更多地让利给消费者。

  对于喜欢出境游的消费者来说,VISA和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的进入,为多币种银行卡需求打开了新的大门。以后,单一带有VISA、万事达等卡组织标识的银行卡在境内POS上无法受理的局面将成为历史。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JCB等都可能通过其会员银行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信用卡。也就是说,除了消费者已使用多年的银联卡,以后将有更多品牌的银行卡可供选择。

  比起降低收费和提升服务,国际品牌给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更大的实惠是:成熟的风控水平。

  VISA、万事达成立时间较长,全球化水平较高,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对反洗钱和反欺诈具有一套较为成熟的风控体系和手段,而这些正是目前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极为欠缺的。

  “目前国内银行卡市场盗刷、套现乱象丛生,如果能从国际卡组织身上学习到一些‘干货’,中国银行卡市场将受益无穷。”一名银行卡业内人士说。

  不少人可能对2006年中国银联出现的网络瘫痪事件记忆犹新,当时全国多数地区银行卡无法跨行取款及刷卡,ATM机前排满长队。专家指出,更多的清算机构进入市场,或有利于清算系统稳定运行。

  中美电子支付服务案

  2010年9月15日,美国称中国自2001年以来发布了多项限制措施,使人民币支付卡交易由中国银联垄断,对外国供应商造成歧视,违反了中国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的承诺,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2011年7月4日,时任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指定的专家组正式开始审理此案。2012年7月17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正式发布专家组报告,驳回美方关于中国银联垄断地位的指控,但支持美方有关中国开放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主张,并裁定,中国应该在2015年8月29日前开放人民币转接清算市场,即开放其他卡组织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为了票房明星们都拼了 看五一档电影如何争抢观众 黄磊二胎女儿罕见出镜 盘点娱乐圈明星的"神秘"二胎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中国品牌,中国力量

      详细>>

      中国高铁“走出去”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