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业进入“机器人时代”:你的血汗钱是否安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3-21 15:27:26

全球金融业进入“机器人时代”:你的血汗钱是否安全?
你真的会愿意把自己的“血汗钱”交给机器人打理吗?

中国日报网3月21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近日报道,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交易员”已开始逐渐取代人类,向着高速运转的金融行业进军。现在,纽约和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几乎已经形同虚设,真正的交易过程由机器自动完成。但是,你真的会愿意把自己的“血汗钱”交给机器人打理吗?

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中四分之三的交易都是由算法,即计算机程序按照一系列复杂规则完成。这种“机器交易”对投资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到全球对冲基金,小到个人储户,无不受到其影响。

但是,由计算机管理全球几万亿美元的资产,利弊何在?

对于个人投资者或是散户来说,好处是我们拥有了一个触手可及的强大工具,它能帮助我们选择和管理均衡的投资组合,而且费用常常比咨询传统经纪人和基金管理公司低。如果你不喜欢这种自己动手的方式,咨询顾问和中介公司也能够使用这一工具。

包括美国Betterment、WiseBanyan和英国Nutmeg、MoneyFarm在内的“机器建议”公司,正在试图揭开投资的神秘面纱,让投资者能够使用这些工具。

WiseBanyan的联合创始人维姬·周(Vicki Zhou)说,通过公司的平台,投资者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低成本指数基金投资组合,用算法进行投资”。

她还说,与传统基金不同,这些基金不收取管理费用。她还指出,在过去5年内,美国88%的传统基金表现弱于其基准指数。

在Betterment工作的乔•齐默(Joe Ziemer)说:“我们可以通过观测40个不同的变量——婚姻状况、租赁收入、养老金——在几秒钟内在线为您提供综合性的退休计划。”

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the UK's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线金融服务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

这对我们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对投资顾问们来说却恰恰相反。举例来说,苏格兰皇家银行近日就表示,在应用新技术后,该行220名从事面对面咨询服务的顾问们即将失业。

大型金融机构总是在挖掘与同类公司的竞争优势。信息就是力量,所以如果你掌握的信息越多,而且能赶在别人之前应用这些信息,你就会获得这场利益之战的胜利。机器交易则赋予了金融机构这一优势。

计算机能在几分之一秒之内完成数次交易,利用股票价格和指数的小小波动,创造出巨大利润。

美国新泽西州的Tradeworx公司正在建立微波中继的直线对传网络,每30英里左右便建有一个塔台。这个网络将会把金融信息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传输至纽约证券交易所,其传输速度比现行纤维光缆的传输速度快2.3毫秒。

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在畅销书《闪电小子》(Flash Boys)中提出了“闪电交易”这一颇具争议的现象,而节约下来的这点时间就足以让交易商在这个速度至上的“闪电交易”中抢占先机。

除了速度之外,计算机同样也是没有七情六欲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机器在金融行业运用的另外一个优势。

迈克尔·霍尔斯·摩尔博士(Dr Michael Halls-Moore)创立了QuantStart.com网站,教人们编写计算机算法程序,他说:“计算机不会恐慌……他们也不会有贪婪和恐惧的情感。”

此外,计算机智能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机能搜寻大量新闻、调查研究和社交媒体——上百个数据集合——在此过程中,计算机可以不断学习,进行自我提升。

Quantopian是一个众包对冲基金,托马斯•维克博士(Dr Thomas Wiecki)是该平台的首席数据科学家,他说:“当数据稀缺时,人们会囤积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寻找投资优势。现在我们掌握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单凭一人之力永远无法进行分析和自动操作。”

每月,Quantopian都会给用自己编写的算法跑赢市场的个人投资者颁奖。

尤金•卡什丹博士(Dr Eugene Kashdan)曾经是伦敦的一名算法交易商,现就职于都柏林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担任数学讲师。他解释道,这些个人的数据集可能不会有太多用处。但是,当许多数据集汇集在一起,就会呈现出一幅人眼无法察觉的全景,释放出买卖的信号。

位于纽约的Rebellion Research公司和位于加利福尼亚的Sentient AI公司正在研发算法程序,这些算法能够在无需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从以往的错误中汲取经验,完善规则。

算法交易的支持者认为,算法交易将急需的流动性(潜在的买卖双方)投入市场,并且节省了成本。

批评者则认为,算法交易中,训练有素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被大材小用了,同时,算法交易也扰乱了市场的稳定性,而且整个过程让人难以理解,尤其是对市场监管者来说。

2010年5月6日爆发了一场“闪电崩盘”,监管者将其归咎于极度频繁的算法交易。

在这场“闪电崩盘”中,美国股票市场蒸发了一万亿美元,这是史上第二大单日波动幅度。36分钟后,股票市值又恢复原有水平。

美国政府将这场崩盘归咎于一名伦敦西部的36岁交易员的违规操作,当时这名交易员在父母家中,使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算法交易软件从事兼职活动。

3月23日,英国检方将决定是否将涉案交易员纳文德尔•萨劳(Navinder Sarao)引渡至美国。

现在人们有一种担忧,认为在以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机器为主导的交易市场中,这种“闪电崩盘”会日益频发。聪明的电脑会故意引发大量抛售,以此来低价买入股票,在市场回升的时候大赚一笔,这样的想象会是杞人忧天吗?

一些人认为,未来更可能发生的是,这些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算法交易获得了所有可获得的市场相关数据,最终形成一种单一的结论,引发市场的停滞。交易量可能会随着买卖价差而萎缩。

“是好是坏很快就会见分晓了。”卡什丹博士说。

但是,另一些人却认为,我们不会走到这一步,因为世界十分复杂。没有算法能够预测未来。

Quantopian董事长约翰•福西特(John Fawcett)说:“每个人都公开表明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其重要性仍然让我们不容忽视。”

(编译:史敏 编辑&审校: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