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为何在中国小城镇的普及速度慢?

2016-05-10 17:31:08
分享

冰箱为何在中国小城镇的普及速度慢?
2008年,山东的一个家用电器市场里展示的冰箱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在当代资本主义将冰箱成为一种必需品,人们曾经将冰箱技术认作是多余的。

一日午饭后,我问阿姨:“您有没有想过买一台冰箱呢?”

我曾在中国山东省嘉祥县城里做过实地调研。我口中的“阿姨”实际上是一朋友的母亲。她经常邀请我到她们家吃午饭。我发现,即使她们家买得起一个冰箱,但却依旧没买。事实上,县里的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冰箱,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诚然,这个县并不太富裕,生活水准远不及北京或上海等大城市。可是,即便如此,诸如电视机与洗衣机之类的家电在这里也司空见惯。不知何故,冰箱显然还是没有流行起来。

阿姨回答道:“我有想过。但我发现我的姐妹们虽然买了冰箱,却没有使用。我大姐还拔掉了冰箱的电源插头。”

冰箱并不是绝对的必需品。历史上,大部分人没有冰箱,日子也照过不误。因此,问题不在于嘉祥县的人没有冰箱是如何过日子,而是为什么他们不买冰箱?看看这个:据调普数据显示,在美国,超过99%的家庭都有虽不起眼但实用的电冰箱,比手机、电脑、洗衣机甚至是电视机都更为常见,是美国最畅销的家电。在城市,一些家庭没有汽车或洗衣机也能应付得过去,搭乘公交或将衣服送到自动洗衣店就基本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冰箱却很实用,只要有,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可是,为什么阿姨和很多嘉祥人即使手头宽裕,也不愿购买或使用冰箱呢?

接下来的几个月,通过观察阿姨做饭,清理厨房,我心中的答案日趋明朗了。冰箱的实用性和必要性取决于诸多因素,从食品包装到社区布局,再到学校午休时间的长短,很明显,这些与冰箱自身并无太多关联。

我首先看到的是阿姨在家做饭的过程,这是最简单的。中国菜肴通常比人们所想的要更为多样化,嘉祥县的菜肴属于鲁菜系列,以鲜咸为主,这超乎西方人对中国菜肴的理解。其中菜品包括青椒炒土豆丝、豆芽豆腐酱、炸萝卜丸子、小米粥(通常放在葫芦或其他器皿里煮软)。大蒜、生姜和大葱是当地的配菜,大多数的菜都会用到,而含淀粉的主食不是大米,而是馒头。

这些都涉及到冰箱的主要功能:保存食物,而嘉祥大部分的传统食物在常温下可以保存几天甚至是几周的时间。诸如小白菜、胡萝卜、大葱之类的农作物虽会有些脱水,但不会很快变质。在当地烹饪中所使用的各种酱料和油,在常温下保存几个月不成问题。甚至是鸡蛋,不需要冷藏仍可保鲜,这与很多美国人的观念截然不同。

实际上,这里的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包装考虑了当地社区普遍没有冰箱的情况。

不过,在当地的菜肴中,有些山东食品还是比较容易变质,尤其是熟食。此外,还存有其他因素,能够解释为什么冰箱在嘉祥使用并不那么重要。

以牛奶为例。通常来说,乳制品并不是中国饮食的一部分。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中国人开始喜欢牛奶与酸奶。我在嘉祥实地调研期间,那里能买得到牛奶与酸奶,而那种美国超市常见的大瓶装的牛奶却无处可寻,这确是有原因的。当时,嘉祥只出售200毫升的软塑料袋包装或盒装牛奶,约有手掌大小。该牛奶经过高温杀菌处理(温度高于常规巴氏消毒法),密封和常温状态下可保持数月不变质。牛奶采取小袋包装自有其意义,一旦拆开包装,可保证消费者一次性食用完,免去了冷藏的需要。照此看来,当地的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包装考虑了当地社区普遍没有冰箱的情况。

在当地饮食中,只有鲜肉和豆腐无法在常温下长时间保存。这就意味着,任何时候,若阿姨想要做一道含有肉、鱼或豆腐的菜,就必须当天购买这些食材。

在北美以外的国家,人们拥有大量机会进行日常购物。阿姨家附近的街道两旁有几十家小商贩:有农民兜售农产品;有小商店专门制作或出售某类或其他食品;有肉贩只卖鸡肉或猪羊肉或驴肉(几乎不卖牛肉)。很多情况下,牲畜是现场宰杀,并当天卖完所有的肉。因此,阿姨和其他嘉祥人一样,几乎每天早上或者中午回家时都前往附近的集市上采购,挑选他们所需要的肉类和农产品。

季节也是其中一大因素。当时嘉祥县的房子还没有采用室内采暖(直到我离开后的那年才引进),这使得冬季自然制冷成为了可能。阿姨会随意地将用于包饺子的猪肉馅放在在厨房清洗台上,搁上一整天,因为她知道温度够低,肉不会变质。很多人还会把蔬菜挂在厨房窗户的防盗网上。夏季,人们的习惯会稍有改变,他们要确保当天的食物当天吃完,避免浪费。

除非是外出吃饭,午餐成了一天中的主餐,晚餐则几乎吃中午的剩菜。这也就意味着剩下来的食物是少之又少。但如果午餐是主餐的话,那中午就必须有人在家做饭。

阿姨是当地医院的一名护士。同一般的国有机构一样,该医院在街道对面专门为其职工建造了一栋公寓大楼,这为她节省了不少上下班路途往返时间。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不值夜班,她就上早班然后午前回家,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午饭。这一作息方式几乎是嘉祥县人的常态。中学生直到晚上八九点才从学校回家,这样中午有足够的时间回家吃午饭。因此,上班族和学生的日程安排都有一定标准,以便中午家长可回家做饭,孩子可回家吃饭,这也意味当天准备的食物会当天食用完。

如冰箱这一类的设备需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条件以及行为方式,但反过来说,当它改变了人们旧习惯时,它才可能完美地融入人们生活。

可是,即使是在2010年,一切都在发生变化。现在,阿姨和儿子一起住在上海,儿子和儿媳都在上班,她每天照顾小孙女。而在儿子新买的公寓里就有冰箱,充分发挥作用。儿子和儿媳妇在城市生活多年,为了满足他们国际化的口味,冰箱里装满了馒头、果酱、黄油、煮老的鹌鹑蛋、酸奶和中式辣酱。冷冻柜里冷藏有从德国连锁超市麦德龙买来的袋装牛排以及阿姨自制的饺子。

阿姨还是担起家中的做饭任务,但儿子和儿媳的工作日程安排使得他们无法常在家吃午饭,这意味着晚餐成为一天中的主餐。而晚餐留下来的剩饭也必须冷藏,免得在第二天浪费。家附近也有一些商贩出售小食品或农产品,但与嘉祥县的集市迥然不同。超市虽离家不远,但也不是近到5分钟就可以买回东西。

冰箱成为中国大部分城市居民的家中标配,在嘉祥等地也日益普及。虽然冰箱最终为人们所使用,但其流广速度远不及进口物品进入西方中产阶级生活那般迅速必然。如冰箱这类设备需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条件以及行为方式,但反过来说,当它改变了人们旧习惯时,它才可能完美地融入人们生活。冰箱使得人们无需频频购买食品杂货,改变了人们的烹饪习惯和就餐时间,使人们无需担心剩饭问题,也能保存那些易变质的食物。这些终究是现代生活中所特有的生活习惯,并不是旧习惯。而这些生活习惯使得冰箱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

关于作者:

迈克尔·斯特里兰克 (Michael Strickland)系在京译者与研究员。

 

(编译:章琳、蔡琼茹、林格 编辑:王旭泉)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