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94,这个小决定改写了中国PC的格局

来源:东方网    2020-01-09 13:10
来源: 东方网
2020-01-09 13: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994年是中国互联网史上很特殊的节点。这一年的4月20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第一条TCP/IP全功能链接,成为互联网大家庭中一员。同样是这一年,中国的PC发展格局埋下了彻底改写的种子,奠定了未来二十年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根基。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提一个公司和一个人——柳传志和他一手创立的联想。

1994年,国内改革开放迎来攻坚阶段,此时恰逢国家降低关税、取消批文,IBM、康柏、惠普等国际PC巨头一时间疯狂涌进入中国,极大的冲击着国产电脑行业,代表着“国家队”的长城电脑一度溃不成军,国产品牌岌岌可危。

此时的联想还仅以代理分销国外电脑为主,让外界出乎意料的是,在风雨交加的1994年,柳传志力排众议成立联想微机事业部,打起了一场降成本、提质量的阻击战,借此发展国内自主品牌;

时隔多年,柳传志对于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最开始,联想并没有自己做电脑,而是做国外电脑的代理商。在这个过程中,联想慢慢明白了为什么国内电脑卖得不好,而国外的电脑卖得好,并且研究怎么能做出来。于是就产生了要做国产品牌的念头,这时候才开始逐渐有一些战略的想法在里面。”

在代理分销国外电脑中,柳传志敏锐地察觉到,由于当时国外大品牌的生产均不在国内,其在国内供应链周期非常长且成本很高;为此,柳传志带领团队将联想研发端、生产端、市场端全都集成起来实行端对端对接,并开创性地发展起自己的代理分销网络。

然而,这一开创性的渠道铺设模式,开始时却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此时联想的品牌名声很小,且国际大品牌均采用“全国总代理”模式,以至国内大的分销商与代理商均不愿与弱小的联想合作。

针对这一难题,柳传志带领联想的市场团队,踏遍了国内的每一个省市,去发展并组织建立当时规模还非常小的代理商;除此之外,在柳传志的倡议下,划区而治的渠道管理机制开始逐步铺设;发展起该模式的益处是,联想可以最大化区域内经销商的数量和产能,以充分达到精耕细作效果。而这一渠道管理模式,后来也被中国企业界称为“黄金供应链”。

与此同时,在与国际大品牌竞争中,联想也开始贯彻并执行柳传志拟定的“小步快跑”策略;柳传志提议,由于当时PC核心部件降价幅度非常快,联想可以把库存控制在一个星期,该策略可使得联想PC成本相较外商具有较强成本优势。

在著名的“国外PC争夺战”中,“小步快跑”策略发挥着异常重要的影响。彼时,国外奔腾电脑售价均在2万元以上,联想却可以通过成本优势,将国内PC价格快速拉低到1万钱,且随着销量大幅增加,一波接一波,一个季度接一个季度将成本快速降低,并在与国外PC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建立起国产品牌的竞争优势。

1995年,联想 PC 第一次排名国内品牌机第一,很快就打败了国外对手,成为“中国市场第一”,接下来范围扩大的亚太圈,1999年位居亚太第一。某种程度上,正是联想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廉价高质的国产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也就更大意义上助力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18日,柳传志这位在联想线上长跑了35年的健将也正式宣布卸任。35年来,联想控股一路风雨兼程,以中科院计算所为起点,从一家处于PC领先地位的公司,逐步发展为一家国内领先的多元化控股公司。以宁旻李蓬组成的新一代领导核心,也接过了这一棒,继续向“百年老店”的愿景行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