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了奶渣,香了糌粑

来源:东方网    2020-01-09 16:04
来源: 东方网
2020-01-09 16: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西藏自治区的的东南部,有一个美丽祥和的地方——察隅,那里风景如画,美食如云。下面就给大家介绍香喷喷迫不及待出场的“两位”——奶渣&糌粑。     九月下旬,古玉的田野已经褪去了绿色,风轻轻又温柔的吹着,几头老牛悠闲自得地漫步其中。正是制作传统高原美食——奶渣的好时间。先将新鲜挤出的牦牛奶提炼酥油后,用大锅将剩下的牛奶用大火煮沸,咕噜咕噜,香气扑鼻!再加入当地的绿酸奶不停地搅呀搅。刚才还热腾腾的牛奶会析出大量水分,迅速凝固,沸腾的大锅气化出很多水雾,分散的奶块也逐渐合成一团,此时,将奶块冷却后切分成小块,再接着熬煮几个小时,待锅中水分完全熬干,煮好的奶块舒舒服服晒了一个星期太阳后,奶渣就完成啦!

新鲜奶渣口感细腻绵软,风干后的奶渣则筋道耐嚼,便于携带,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品味一块儿,香甜缠绕,唇齿留香。奶渣营养还非常丰富哦,奶渣中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乳糖。牛奶中的钙质,铁,磷等营养精华,都保留在奶渣里,从液体到固体,从松散到致密,奶渣是牛奶的一次华丽升华,如奶渣这样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古玉人他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不断传承,不断发扬…

香喷喷了糌粑    糌粑是藏族人家传统主食之一,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放眼望去,刚收完青稞的田地里一片金色,没错,古玉乡水磨糌粑原料选自当地优质青稞,制作糌粑要将可爱又饱满的青稞晾晒干后用大火炒熟,磨制成粉。

炒青稞是一道大有讲究的程序,不可出一点差池,火太小不香,火太小会苦,勤劳的村民们积攒了大量经验,他们将青稞分锅用大火炒制。旺盛炽热的火苗用火舌舔着铁锅,铁锅被烧的冒烟,村民手拿木棍不停地快速翻炒,这时,青稞在高温作用下变成金黄色,金灿灿的甚是诱人,有的甚至爆开了花,空气中浓浓的香味弥漫。磨粉是制作糌粑的最后一道工序,将炒好的青稞放入水磨,水流带动水磨转动,节能环保又省力,青稞被磨成粗细适宜的粉末。水磨制作的糌粑不同于高产量的机器打磨的产品,口感浓香回味无穷,古玉人运用自

身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敬仰密切系于一心,终获得糌粑这样质朴美味的食物。

每每想到这两种美味,都令我魂牵梦绕,仿佛已经嚼着香甜的奶渣,品着香喷喷的糌粑。我猜,你也会喜欢这人间美味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