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农业基金会将加大国际性农业投资以顺应全球农业发展趋势

来源:东方网    2020-02-21 13:43
来源: 东方网
2020-02-21 13: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全球商业融合越来越深入,开始从底层供应链开始,直至到达商业最核心的产地,农业就直达地头。随着资本市场资金对农业的渗透,传统农业的劳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对新农业的要求,只有加快全球农业资源融合以及全球农业生态布局才可以解决这一核心问题。新加坡农业基金会将加大国际性农业投资以顺应全球农业发展趋势。

日益旺盛的需求急需与高效安全的农作物乃至农产品相平衡,这样就决定了以资本的力量推动新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比如人工智能在农作物生长分析以及农作物种植、经济作物品种选择等的应用,比如区块链技术在农作物生长数据存证以及保护等以及数据不可篡改等方面的应用。比如生物智能可以在农作物的基因安全以及生物伦理、优种选择做出不可磨灭的应用效果。当创新性技术的不断应用未来需求与供应的不平衡问题也将逐步解决。

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统计,截止2019年,全球生态农地种植用地面积共计4500万公顷。其中中国居世界第二,约有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中国农业生产越来越成为世界农业的主要参与者乃至贡献者。也讲是未来资本市场角逐的心战场,其中美国等过均有影响世界的农业公司,其中美国为最,综合所述,作为全第二大农业产国必将诞生心的农业商业巨头。

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其生产的食品称为自然食品、有机食品或生态食品,一致的目标均是: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对当前技术的应用就尤为重要。

新加坡农业基金会将整合全球农业资源,调集农业核心优势,投资孵化具有全球视野的农业商业公司,使其在新一轮的农业竞争中处于竞争优势。其中新加坡农业基金会也将关注新型模式创业项目,新型农业中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生物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也将是未来新农业的技术核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