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高天晨加入喜马拉雅古籍唤醒计划 曾远赴希腊传播中国文化

来源:东方网    2020-03-20 09:38
来源: 东方网
2020-03-20 09: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18日,喜马拉雅发起古籍唤醒计划,并联合新浪微博共同招募古籍唤醒人。多位文史专家、传统文化研究者报名,高天晨便是其中一位。

高天晨不仅是书法家、美学研究者、武艺传承人,同时也是箫艺研习者,传薪书法创始人。他还曾任孔庙国子监国学讲师,受邀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书法与中国文化讲座。

目前,高天晨在喜马拉雅上已有《千文箫语》《一箫一字<千字文新解>》《问墨传薪 | 书艺美学丛谈》等多张专辑,致力于用声音传播传统文化,用声音分享文字之美。

深受传统文化熏陶 曾远赴希腊传播中国文化

高天晨的爷爷及父亲都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藏书也特别多。别的小孩哭闹家长是给玩具,而高天晨则不同,给到他的往往是书。

“我对艺术有很大的热情,我小的时候就记得我父亲经常吹口琴,能演奏很多曲,这也给我在音乐方面有很大的启发,还有我的父母都是书法爱好者。”高天晨说,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长大,对他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对知识以及艺术的感知方面。

爷爷高玉宝是著名作家,“周扒皮”这一形象就出自爷爷笔下。而这个秘密,家里人守了很多年,高天晨也是很晚才知道爷爷的身份。光环之下,他的爷爷不让他有优越感,对有所人都平等视之。

对教育而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在高天晨的记忆中,爷爷高玉宝非常简朴,“他自己就是拖鞋、暖瓶几十年只用一个,我小的时候甚至都见过这种文物级的东西。但是他攒了很多钱,资助了很多大学生、贫困生。”

多年来,高天晨受到熏陶,不断学习。他读的书庞杂而不缺条理,从文学到戏曲,从中国通史到世界通史都有涉猎,在古籍研究、书法、武术、箫艺等方面都有一定感悟。

2019年,高天晨远赴希腊参加希腊中国文化节,表演了书法、武术等,都颇受欢迎,其中一些跨界元素的艺术形式,也令当地观众耳目一新。表演期间,高天晨等人还受到中国驻希腊大使章启月女士接见。

传播古籍,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高天晨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艺术与文化气息。高天晨父亲喜欢吹口琴,经常即兴吹一段,母亲则喜欢做面点,造型各异,有时是花卉、动物,有时甚至是古籍外形。

高天晨对古籍的研究持续多年,每一次阅读都是在与历史对话。《百体千字文》是他最喜欢的古籍之一,是《千字文》由二百二十五种篆体书写完成。

“我们以前觉得古人比较保守,没有创造力,看看这个就知道古人创造力有多强,基本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字体设计。”高天晨感慨。

在高天晨的认知中,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修炼”,古籍、武术、书法都是在不断锤炼创作者本人的认知境界。在日复一日的修炼中,高天晨在艺术世界穿行,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有的古籍稍微有些晦涩,高天晨建议,初学者在读古籍时,可以先读现代学者的研究,了解古人写作的背景之后,对于了解古籍的具体语境及思想都有益处。

很早之前,高天晨就已入驻喜马拉雅,一字一句讲解古籍经典《千字文》。这次加入古籍唤醒计划,高天晨表示,他的初心是让更多古籍走进大众视野,传递古籍中的文化、思想之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