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医疗物资保障供应、医疗物资应急调运等有关情况。
当前,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国内防疫形势依然严峻,防疫物资需求依然较大。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透露,通过全力动员复工复产,加快生产企业资质审批,加强人员、设备、原辅材料运输等关键环节的协调,口罩、防护服、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等医疗物资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截至4月5日,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过340万只,重点跟踪企业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日产能达到29万个,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日产能1万台,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日产能40万台。曹学军说,从供需情况看,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呼吸机产能已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企业正在尽力组织扩大出口。
曹学军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产业链的协调,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精准对接国内外需求,指导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为国内外抗击疫情继续作出贡献。
累计调拨医用防护服800万件
疫情暴发后,医疗物资需求爆发式增长,又恰逢春节期间,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面临很大困难。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介绍说,为此,工信部与医疗物资保障组各成员单位建立完善“四个体系”,扎实组织医疗物资生产供应,迅速扭转医疗物资紧缺的不利局面。
一是统一的指挥调度体系,成立由工信部牵头、发改委等十几个部门参加的医疗物资保障组,每日按照全流程管理,对各类物资进行统一调度指挥。
二是精准的需求对接体系。与中央指导组及国家卫健委等每日对接汇总各地区各部门需求。
三是全产业链生产保障体系。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一系列财税金融措施,协调药监部门加快生产资质审批,支持企业转产扩能。强化上下游产业链保障,针对医用防护服等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派出驻厂特派员,帮助解决生产设备、原材料、运输等问题。
四是灵活高效的收储调拨体系。组织国药集团等收储企业对企业生产物资进行临时收储,搭建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优先保障武汉地区需求,同时兼顾其他地区疫情防控需要。
截至4月2日,累计为湖北等地区调拨医用防护服超过800余万件,医用隔离面罩(眼罩)165万个,免洗手消毒液357吨,手持红外测温仪66万台,负压救护车1000余辆,呼吸机等医疗救治设备超过7万台套。
地方储备规模小形式较为单一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医疗物资保障在短时间内实现从供给严重不足,到供需紧平衡,再到有效满足需求的转变。这一成绩受到各方关注和肯定。
“医药储备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是继保障非典、禽流感、汶川地震、甲流等灾害疫情后,再一次发挥重要作用。”黄利斌透露,在多部门通力配合下,紧急启用医药储备,第一时间为湖北组织调运相关重点医疗物资,为随后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争取了最大的时间窗口。
与此同时,加强中央和省级医药储备联动。依托中央医药储备的应急响应机制、人员队伍、仓储配送网络、管理体系,通过紧急恢复和扩大产能,建立临时收储和调运机制,高效保障重点地区医疗物资需求。
黄利斌说,同时要看到,我国的储备模式还有待优化,在保证适量实物储备前提下,应更注重产能储备和技术储备。与此同时,地方储备规模较小、储备形式较为单一,不适应疫情防控需要。
黄利斌指出,为提升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效能,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更加突出生产能力储备和技术储备,确保应急时统一生产、快速增产,加大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发投入。推动防控药品应急研发和产业化平台,以及应急医疗物资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强药品疫苗、检测试剂、高端医疗装备和防护用品的研发。
同时,调整优化实物储备品类和规模。根据风险评估及时动态更新应急医疗物资分类和储备目录,科学调整储备数量,提高实物储备利用效率。
此外,建立统一储备体系,分级布局物资储备,扩大储备规模与资金投入,引导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扩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
有创呼吸机短期无法大规模增产
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主要呼吸机生产企业在春节期间紧急复工,全力生产保障供应。截至目前,主要生产企业累计向全国供应各类呼吸机2.9万余台,其中向湖北供应近1.8万台,含有创呼吸机3000余台。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陈克龙说,呼吸机是用于辅助和控制患者呼吸的医疗装备,其中有创呼吸机用于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随着国外疫情蔓延,对有创呼吸机的需求急剧增长,有创呼吸机成为最紧缺的医疗物资之一。
陈克龙介绍说,为给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工信部积极推动国内企业加快生产提升产能,帮助解决整机和配套企业生产中出现的原料、用工等问题。同时,督促企业抓好质量管控,引导企业严格对照我国和出口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保障产品质量。
同时,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支持主要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协调加大关键零部件供应力度,帮助零部件和整机企业稳步增产扩产,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加强质量管控,提高供货能力,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陈克龙同时提醒,在关键零部件保障供应情况下,我国有创呼吸机的周产能约2200台,产能不足全球的1/5,想完全满足全球疫情防控需求并不现实。
另外,有创呼吸机是高端医疗装备,设计、生产和临床验证都须经国内外医用安全和标准严格准入和认证,周期很长;而且随着疫情蔓延,主要零部件的供应已经受到一定冲击。因此,在疫情影响下,通过扩产转产实现大规模增产,短期看基本不可能,长期也有困难。
(侯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