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线上非遗音乐会开演 牛郎织女《天河的彩桥》秒变电子风

来源:东方网    2020-04-13 09:29
来源: 东方网
2020-04-13 09: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用电子曲风演绎七夕节牛郎织女传说会是什么感觉?4月3日,抖音发布首张非遗音乐专辑《国韵潮声》,并举行线上音乐会。其中,一首牛郎织女音乐《天河的彩桥》秒变电子风,吸引大量网友。

唱作人陈柯宇以牛郎织女的动人爱情故事为灵感,在《天河的彩桥》歌词中巧妙嵌入经典古诗《迢迢牵牛星》,搭配魔性洗脑旋律,编曲以 4x4底鼓节奏和贯穿全曲的合成器切分音,让这首流行作品充满了电子舞曲气息。歌曲同时加入灵动的国风民族元素配器,与娓娓道来的古风唱词共同烘托出一幅兼具未来感与复古风情的东方赛博场景。这首《天河的彩桥》不再强调牛郎织女“一年一会”时的悲伤氛围,而是突出了相爱的人在相聚时的喜悦,证明真爱绝对经得起时间与距离的考验。

“平时背诵的课文也能唱了”,“曲循环只为熟记《迢迢牵牛星》感谢”,“继生僻字后,再创神曲近义词,中华民族汉字博大精深”,网友纷纷留言感叹。

抖音《国韵潮声》专辑还收录了多余和毛毛姐《龙船调》、二饼胡拉《赛马》、小潘潘《江南少女》、大川Dietry《素贞》、贰茉《新编 帝女花》、王梓钰《好花红》、脱景麟《月落》、朱圣祎《羡人间》、贾巴阿叁《村庄》等共10首融合非遗元素的改编歌曲。专辑将流行音乐与非遗元素相结合,为传统文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为用户呈现更具传统韵味和现代美感的全新音乐盛宴。

公开信息显示,抖音此前已经有很多项目支持非遗传播。在抖音上,戏曲和民乐是两大传统文化门类。早前抖音就推出了“国乐show计划”“粉墨新声”“谁说京剧不抖音”等涉民族音乐戏曲类的话题,将民族音乐传播跟低门槛参与、趣味化呈现的形式结合。

2019年8月,抖音还跟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推出“我的家乡有民歌”话题,“集齐”了苗族民歌、侗族大歌、川江号子、南音等非遗民歌样式,“召唤”出了一堆爆款;有些非遗音乐还成了全民模仿用的BGM,这些BGM的高使用率也推高了民歌本身的热度。

截至去年8月,据不完全统计,抖音上共有102万个国家级非遗民歌短视频,产生了37亿播放,获得1.24亿点赞。这巨量级数字背后,是非遗音乐与民族文化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一直以来,抖音致力于挖掘非遗民乐,让不为大众所知的民乐走向千家万户。去年4月,抖音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通过加强流量扶持、提高变现能力、打造非遗开放平台及开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培养挖掘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好奇心,帮助发掘非遗的文化和市场价值,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

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抖音致力于让好的音乐和音乐人被“看见”。2018年开始启动“抖音看见音乐计划”,着力扶持中国原创音乐,助力音乐人传播好音乐。目前抖音平台已经成为华语乐坛不可忽视的歌曲传播及宣发渠道。未来,抖音将进一步以创意方式,打造非遗音乐和原创音乐,扩大非遗音乐传播空间,同时为原创音乐人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