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船舶智能航行技术!国内首艘智能集装箱运输商船开建明年交付

来源:东方网    2020-05-15 16:10
来源: 东方网
2020-05-15 16: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15日,我国首艘具有智能航行能力的集装箱运输商船“智飞”号在青岛开工建造。据悉,“智飞”号总吨位5644吨,装箱量316TEU,将成青岛海上船舶智能航行测试场开展系统性测试的首个集成性样本。按照计划,“智飞”号将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建造和智能航行系统安装,下半年在青岛海上船舶智能航行实验测试场完成项目实船智能航行测试后交付运营。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系列成果落地船,“智飞”号的建造对我国探索、掌握船舶智能航行自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该船由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青岛造船厂承建。据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海鹰介绍,该船将安装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航行系统,具有人工驾驶、远程遥控驾驶和无人自主航行三种驾驶模式,能够实现航行环境智能感知认知、自主循迹、航线自主规划、智能避碰、自动靠离泊和远程遥控驾驶。通过包括5G等多网多模通信系统,该轮可以与港口、航运、海事、航保等岸基生产、服务、调度控制、监管等机构、设施实现协同。据了解,“智飞”号还将配备船舶航行辅助系统,以便在人工驾驶模式下为驾驶员提供信息、环境认知、避碰决策、安全预警等全方位的辅助支持。

   开工仪式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的项目负责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宝晨表示,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系列成果落地船,“智飞”号将是青岛海上船舶智能航行测试场开展系统性测试的首个集成性样本,对我国建立智能船舶实验测试系统和围绕智能化功能测试、模块测试、系统测试、整体性能安全测试等建立测试方法、技术标准和管理法规提供样本和实验支持。

   目前,参与该船智能航行系统和相关技术与设备研发的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中船重工704所等多家研发单位的科研人员正在夜以继日地攻克各种技术难关,努力按计划完成研究开发任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