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的码链应用技术在纳斯达克落地生根

来源:东方网    2020-05-19 14:26
来源: 东方网
2020-05-19 14: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据美国纳斯达克5月18日开市消息,上市公司中国TMSR控股有限公司正式以更名后的码链新大陆有限公司名称亮相,并以“CCNC”为股票代号进行交易。公司普通股和认股权证的未偿付证书不受名称变更的影响,将继续有效,无需交换。这标志着中国原创发明,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被誉为中国专利技术名片,基于扫一扫发明专利的码链应用技术在美股市场落地生根。

此次事件发生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中美两国都在对世界经济格局予以重新思考之际,具有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互联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与传统实体经济全面融合的新阶段。随着 5G 网络日渐普及,人类将走进“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新时代。人类的生产方式将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生产力。而生产力变革的实质在于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并通过这种创新不断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而自从乔布斯开发出“智能手机”带来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后,尤其是以扫码为代表的新四大发明,以及基于码链的数字人眼镜的问世,则正在催生人类历史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使得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深刻的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其不同于以往带有被动、局部和修补性质的结构调整,而是对整个社会体系结构的重组与重构,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

发码行扫一扫的码链应用技术发明人,码链新大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徐蔚博士认为,变革已从新的价值创造体系,新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新的智慧文明体系三个维度全面展开。由于这场变革的彻底性、系统性、技术性和复杂度,及所造成的基本规律的改变,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差异相当于爱因斯坦相对论与牛顿定律,而基于码链思想数字人理论相对于互联网,更相当于量子纠缠理论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升与颠覆。

据了解,码链数字经济新思想是在第一代互联网、第二代社交网络后又一个升级版的数字人物联网系统模型:是以人为本、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科技融合的产物。通过码链应用技术可以透过三维世界看到四维世界的投影,在此基础上的信息化重构新世界已经展开。相对于第一代由商家IP与人对接的点对点服务,到第二代基于社交网的点向面反馈传播,码链应用技术模型更强调人与人、人与物的链接(人是小宇宙,外部世界就是大宇宙,码链就是小宇宙与大宇宙相互交互,相互链接。人与万物直接相连从而完整融合线上线下,可以记录人类行为的每一次交互,从而使得好的商业服务传播效率更高效、安全、可靠,同时又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码链思想是基于“数字人”概念与专利体系发展而来的,每个码(每一次交互)可包含其发行人(数字人)和服务列表,每次扫码接入代表一次链接(交互),将发行人所提供的服务和扫码的数字人连接起来,通过数字人之间相互交换数据来使得扫码的数字人获得他所需要的服务。而所有数字人所能获取的服务以及获取每个服务的数字人这两个维度构成一个“人——服务”链接矩阵,这个矩阵即“智慧码链”网络“Matrixlink”(是2004年码链发明人为码链取的英文名字)。 码链不仅记录所有过去发生的链接,同时记录根据人的意愿而将要发生的可能链接,从而杜绝发生不符合人意愿的链接的发生,并挖掘出人们所需要的潜在服务。

码链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由点、线、面、体、系构成,点是扫一扫,线是价值链,面是产业码,包含了一体四商即生产商、消费商、交易商、服务商,体是交易所,系是提物权(即SGR),从而把生产环节的剩余价值体系理论,升级为流通传播环节的剩余价值体系,就可以构建成以三千细分行业的“产业码”为锚定物的利益共同体。

徐蔚倡导的码链思想“数字人理论”是基于五千年东方文明,与西方科技相融合的产物。在新冠疫情导致中美关系发生变化之际,期待码链新大陆有限公司在落地作为高科技资本市场平台的纳斯达克后,能够为全世界打造一把精巧的瑞士军刀,可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可以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可以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