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码上经济“战疫”报告》发布:消费券发挥普惠价值 武汉消费券拉动4亿元消费 小微商户受益

来源:东方网    2020-05-21 15:28
来源: 东方网
2020-05-21 15: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18日,腾讯微信、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20码上经济“战疫”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统计自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5月6日)码上经济第一季度交易额同比增加25.86%,政务、商家、个人总用码量达1400亿次,人均节约耗时29.2小时。

报告指出,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经济逐渐复苏。“消费券”成为政府刺激消费、促进生产端回暖、保障和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是码上经济下客流、商流的大融合。

报告显示,3月以来,全国50余省、市、区通过微信向市民陆续投放超百亿消费券(含未发放金额)。武汉、湖南、广东等省市纷纷在码上经济的拉动下,走出疫情困境,跑出复苏“加速度”。

武汉消费券拉动消费4亿元 加速武汉经济复苏

便捷、低门槛的数字化方式普惠广大商家、民众。4月19日,武汉启动总价值23亿元的武汉消费券投放,第一批消费券首日直接带动交易总额超720万元,至5月18日发券近一个月以来,通过微信支付使用的武汉消费券拉动消费4亿元,杠杆率达11.4倍。

除了武汉消费券,微信支付还联合武汉本地商家上线城市消费券,包括星巴克、必胜客、周黑鸭、海底捞、家乐福、Nike耐克等数百个品牌商家,让武汉的消费者通过“武汉消费券”小程序就能便捷领取,两券合并使用,刺激经济复苏。

除面向在武汉市民启动微信小程序领券外,武汉市还将低保、特困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每人定向发放专用消费券。此外,武汉消费券也拉动了中小微企业的经济复苏和生意增长,微信支付数据统计,在所有核销消费券的武汉商户中,有83.6%为小微商户。

消费提升270亿 湖南普惠“消费券” 加码促经济

微信生态为消费券的发放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微信拥有12.025亿月活用户,截止2018年9月,微信月活跃老年用户(55岁以上)达到6300万人,微信的用户基础保障了消费券发放的普惠性。

湖南消费券上线两周,湖南线下微信支付消费增长270亿。由于微信用户覆盖广泛,确保了发放消费时中老年群体的受益。据统计,湖南省消费券发券使用人群中,有49%的人为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在用券数量上与年轻人旗鼓相当。

另一方面,微信的商户覆盖同样强大,大多数线下商家全面覆盖微信支付,目前微信的商业支付日均交易笔数超过10亿,月活跃商户超过5000万,很好地支撑了消费券的可用性。在湖南省境内34万开通微信商业支付的商家中,消费券都可广泛使用,餐饮、零售业等小店客单价大幅提升。

广东发放消费券城市最多 深圳罗湖区消费券带动近亿元交易

3月以来,广东深圳、佛山、中山、清远、东莞、江门、珠海、广州先后加入“消费券”大家庭。五一前后,广东惠州、深圳市南山区、龙华区、龙岗区、坪山区,盐田区等地也通过微信发放消费券,广东成为发放消费券城市最多的地区。基于微信生态对消费券核销的全流程支撑,消费券发放以后,对各地消费需求有了显著的拉动效果。

中山市通过粤省事政务服务平台,发放2000万微信电子消费券,不到一周时间,拉动消费金额近50倍;截至4月22日,深圳市罗湖区消费券带动交易总额9600万,拉动消费20倍。

截至目前,湖南、嘉兴、青岛、重庆、深圳等50余省市区通过微信向市民陆续投放超百亿消费券(含未发放金额)。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5月15日表示:“消费券可间接增加城市家庭收入,也增加了其消费的可能。另外,消费券的发放可倾向于帮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实现为其吸引消费者,达到帮扶企业的作用。既保家庭,又保企业,是‘一石二鸟’的有效政策。”

以码上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器”和重要支撑,而消费券也成为刺激消费、促进生产见效最快的有效手段。报告指出,以微信生态为基础的码上经济将持续深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治理和服务方方面面,让数字经济更加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