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到了你还在忙碌着吗?生活需要奋斗,一同为奋斗的人致敬!

来源:东方网    2020-06-05 12:10
来源: 东方网
2020-06-05 12: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宋代诗人陆游在《时雨》里,描绘了芒种来临时家家户户的农忙景象。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今年芒种是6月5日。此时,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南方位,太阳到达黄经75°,日照强、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芒种的“芒”指的是有芒的谷物,如稻、黍、稷等,“种”意为播种,意思是有芒之谷物可播种,过了这个时节就失效了。同时芒种也是夏熟作物如麦子收获的时候,人们忙着在“收”与“种”之间转换着,故而陆游才会说“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

著名散文家林清玄曾写到,“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传承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芒种时节,生命的丰厚来自于耕作,耕作的过程必定繁忙,马不停蹄的辛勤劳作正是这个时节的主旋律。

对于酿酒业来说,芒种也有着独特的意义。从芒种到夏至,以及农历端午这段时间是至阳之时,非常适宜有益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空气潮湿、温度适宜,各种有益酿酒微生物的驯化富集愈加活跃,产生的香味物质明显增多,让酒更加醇和、香郁。

不过要想真正酿出好酒,还得给微生物提供一个优异的生长空间,在中国白酒行业里承担这一重任的就是窖池。以泸州老窖(000568,股吧)代表的浓香型白酒为例,窖池的底部和四周有着一层厚厚的窖泥,有益酿酒微生物就是在窖泥中繁衍生息,为白酒赋予各种典型香味。

窖池看似简单,实则内藏玄机。倒不是说窖池的构造有多复杂,而是窖池必须长久、不间断的使用,才能为微生物营造一个最佳环境。窖池一旦中断使用,微生物生态便会被破坏,甚至不能再用来酿酒。因此常年使用的窖池都是宝贝,30年窖龄的窖池方可称为老窖,于是在业内也有句话“窖龄老,酒才好”。

而在目前市场上备受瞩目的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便是以至少30年、60年、90年窖龄的老窖池精心酿造,醇香无比,其中富含的增香增味物质高达2000余种。

自从2011年问世以来,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凭借其非凡品质赢得了众多中产与新中产人群的厚爱,成为中国次高端白酒的卓越代表之一,更是一举开创了“窖龄酒”这一中国白酒全新品类并领航至今。

有人这样评价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在它身上,品到的不只是酒,还有一种时光的情怀,一种不断积累、厚积薄发的韵味,有一定阅历的人才会懂。”

其实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芒种,忙忙碌碌,忙着收、忙着种,忙碌之间是对美好生活的奋斗。人们常说,生活还是忙一点好,忙起来说明有事可做,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青睐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的人,也是一直在奋斗、拼搏的人,他们有阅历有内涵,懂得成功从来不是随随便便。

在此芒种之际,让我们致敬窖龄酒,致敬每一个不断奋斗向上的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