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人机协同战略 助力提升我国AI竞争力

来源:东方网    2020-06-08 15:02
来源: 东方网
2020-06-08 15: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上半年,人工智能"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可谓动作频繁。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云从科技具体经营项目申报新增机器人、物联网技术研究等,业务版图不断扩张。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云从科技发生了一系列工商变更,具体经营项目申报新增人工智能算法软件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人工智能硬件销售;机器人的技术研究、技术开发;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等。

此外,云从科技注册资本由约6.19亿元人民币增至约6.28亿元,增幅为1.54%;

经营范围扩张,是继更名为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且完成新一轮总规模约18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后,云从科技的又一重要举措。

这些,都助力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领跑做好铺垫。

人机协同成各国竞争高地

据知情人士透露,云从科技此次业务调整涉及智慧安防的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比如客运物流、防爆巡逻、水下探测等,商用机器人也包含在其中。

5月2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包括云从科技在内的33家中国公司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在此情况下,云从科技能迅速逆势扩张业务版图,说明其已做好各项预案,并从经营范围上进行市场突围。

德勤报告指出,截止2030年,人工智能将提高全球GDP12%,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三大技术正在推动商业转型,逐渐取代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市场价值。

2019年9月,云从科技智慧出行落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根据官方网站显示,云从科技孵化自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其聚焦人机协同体系以实现"定义智慧生活,提升人类潜能"的企业战略,与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中的Human-AI collaboration 战略重点有高度契合性。

审视美国关于人工智能战略的两份报告,分别是:《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维护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领导地位》行政命令(也被称为美国人工智能倡议),在这两份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指导纲要中,可以发现从联邦政府到各个机构,以及联合各方力量构建美国人工智能发展核心战略:联合产业界学术界及国际协作,推进AI产业持续投资,全面创造AI环境;确保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AI优势;研发有效的人机协同方法,创建增强人类潜能的AI系统。

大国之间的竞争,从来都是生产效率与品质的竞争,人工智能可以提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因此成为各国激烈竞争的关键领域之一。

在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人类已然处于智能革命时代的入口,人工智能为人类感知、认知能力带来了技术性的变革提升。随着人工智能与5G的不断完善与融合,这两者将是未来率先进入次世代的关键钥匙。

而人机协同作为全球人工智能的未来,将极大的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医疗领域主要矛盾是稀缺的专家资源与海量的病患需求。人机协同技术将通过将医疗专家的知识技能模型化、自动化,自动判断过滤90%以上诊疗信息,使得医疗专家可以集中处理10%的关键性问题,使医疗专家的服务能力扩大了10倍。同时,通过赋能给广大的普通医师,使得更广泛地区的病患也能获得与中心城市居民相同的诊疗效果,提升全行业的效率与服务品质。

占据人机协同这个核心高地将使得中国在全球竞争中极具优势。

云从科技人机协同战略

云从科技内部公开信显示,云从科技早在2017年就意识到AI工程化效率问题,并着手开始研发"人机协同平台"。目的是"以人的长处弥补计算机的短处,人和机器形成配合关系,机器同时服务于专家侧和用户侧两侧",人机协同战略是云从科技目前的核心战略。

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曾表示:"AI本质上能够把稀缺资源,就是我们最优秀的服务以10倍、100倍的量级扩展出去,让每个人享受更好的服务。这是AI的未来。"这也是人机协同的方向。

基于人机协同平台,今年5月,与广州市政府正式签订战略协议,共建国内首个人机协同开放平台,打造广州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枢。同时,云从科技还在广州南沙"一脸走南沙"市政平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无纸化通行"等"惠民、善政、兴业"方面的技术落地,这都表明人机协同的未来发展趋势。

今年5月,与广州市政府共建国内首个人机协同开放平台

在掌握AI自主研发与主动权,将成为未来各国重点争夺的局势下,中国AI企业的业务范围的变更与扩张,是人机协同战略发展下的必然,相信会有更多中国高新兴企业以更核心的优势与力量应对全球市场竞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