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娜娜首登酷狗《解忧电台》发声,“空巢青年”现象也需要被关怀

来源:东方网    2020-07-02 15:50
来源: 东方网
2020-07-02 15: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本周,由酷狗音乐和中国青年报联合出品的青年情感类音频节目《解忧电台》,更新了最新一期的节目。这一期的分享嘉宾迎来了优秀的00后青年代表欧阳娜娜,节目的主题聚焦在了“空巢青年”这个话题。

刚看到“空巢青年”这个词,只觉得是一种调侃和戏谑,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正是大好的时光年华,并不存在“空巢”这一说法。但结合现在身边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来看,这个词就显得有点不无道理并且细思极恐了。那到底什么是“空巢青年”?

所谓“空巢青年”,指的是孤身离乡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这个人群的关键字是“孤独”。作为分享者欧阳娜娜今年刚满20岁,却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沉着和智慧。她用少女稍显稚嫩的声音,娓娓道出了自己对于 “空巢青年”和“孤独”的理解,为在城市中孤独迷惘的年轻人带去了满满的慰藉。

青年是“孤独的主力军”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发起一项关于孤独的调查,这项调查的受访者高达5.5万人。受访者被问了这么两个问题:你感觉孤独吗?如果你感到孤独,什么时候,你感觉自己最孤独?

在BBC公布调查结果之前,大家都想当然地认为人群中感觉孤独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因为在英国这个老龄化程度严重的社会里,独居老人越来越多。

但结果出来,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75 岁以上的老人中有 27% 认为他们经常或总是感到孤独,而16 到 24 岁的人,有 50% 认为自己经常或总是感到孤独。

原来,青年才是“孤独的主力军”。

人人都是“孤独患者”

相信大家一定看过这样一张《国际孤独等级表》

不管这个说法是源于生活,还是自我调侃,“空巢青年”们的确经常需要面对上面这样的孤独。欧阳娜娜在节目里分享了一个这样的场景:青年小米上完一天的班,筋疲力尽地去买杯奶茶续命,店员贴心地告知第二杯半价,小米愣了愣只能礼貌拒绝。

这样一个平常的场景和对话,实实在在地戳中了很多“空巢青年”的心。快餐店的第二杯半价总是无人分享;去餐厅点两个菜尝不够,点三个菜吃不下;半夜一个人打出租车回家怕有危险,一路上假装在和家人通话……

这不禁让人想起陈奕迅的《孤独患者》中唱到,“不谈寂寞,我们就都快活”……在稀疏平常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场景若有似无地提示着我们“孤独”这件事。在这首歌的2万多条评论下面,你甚至可以身临其境地看到形形色色的躯壳下面那千篇一律的孤独。

在身处当今一二线城市快节奏高强度生活中的青年群体中,他们的生活被繁忙的工作课业、纷繁的生活琐事和不得不去面对处理的各种情感所占据、纠缠和羁绊着,唯有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真正去感受只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那份纯粹,这种对比带来的是巨大的孤独感,这也就是所谓的当代青年人的现实写照——白天各有各的鲜艳,夜晚各有各的孤独。如果学不会合理的排遣,那人人都会是“孤独患者”。

空巢但不空心,孤独也学会自救

就像欧阳娜娜在电台中讲述的那样,每个人总会有被孤独困住的时候,但每个人也都有自我救赎摆脱孤独的力量。“空巢”并不是无药可救,最好的办法是试着走出“空巢”,让阳光照在身心之上,不管是不是一个人,都应该用力感受希望的力量和温暖。巢可以空,但内心一定要丰满。

如何释放孤独感,作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青年艺术家,欧阳娜娜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音乐是一种很好的孤独情绪宣泄的出口,有了音乐的陪伴可以让人很好地从“丧”情绪中抽离,甚至还鼓励大家去尝试学习这门乐器。

其实面对孤独,首先“空巢青年”们应该做的是正确地看待这种状态,不要强化这种孤独感带给自己的压力和不安。同时也应该适当地学会缓解和宣泄,去寻找这种生活状态中积极的部分,去利用和享受这种一个人独处的时光。

就像苏打绿的《喜欢寂寞》中唱的一样,“如今故事发展成就一个我,学会了生活能享受寂寞”。向着阳光出发,你便不会独行,且终会得到温暖和善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