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铁口距离上班的地方有一点几公里的距离,你会不会愿意骑哈啰出行提供的共享单车?
在大城市,年轻人不可能都住在地铁边上,或者靠近地铁站上班;在市郊,年轻人的首套房可能会离地铁站5公里左右。某个工作日,你可能需要在20分钟内赶到4公里外,去参加一个会议,此时一辆共享单车或者共享助力车可以很好满足出行需求。
如果说市政公共交通网络是城市的主动脉,那么哈啰出行提供的共享出行服务可被视为“毛细血管”,具有受众广、易获取、价格低的特点,同时具备公共交通工具特性。
公共交通分担率是城市交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分担率越高,城市的交通状况越好。以哈啰为代表的共享出行平台,提升了市民出行时采用公共交通的比率,从而有助于提升公共交通分担率。
从路权使用效率(特定道路单位时间内可安全通行的人数)来看,两轮交通要远高于四轮,据统计,仅2019年早晚高峰时段,哈啰两轮出行已累计为用户节省超1.3亿小时,时长相当于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化至互联网时代。
(图一 共享单车融入城市公共交通)
今年疫情期间,小小两轮更是挑起了城市出行的重担。复工初期,为减少交叉感染几率,两轮成为许多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自2月10日企业复工首日以来,一线城市以通勤为主的骑行需求有明显回升,3公里以上长距离骑行量的占比较去年同期几乎翻番。复工防疫通勤路上,共享两轮助力安全出行。
(图二 疫情下的骑行)
共享出行让用户从购买交通工具转变为购买出行服务,其核心是要让合适的车,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让用户想骑车的时候就有好车骑,让城市交通状况变得更好。其模式不再仅仅是“自行车+锁”,而是终端智能硬件与后台服务的整体升级,这一切都需要强大技术能力支持。
为此,哈啰持续在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进行投入,在上海和杭州设立研发中心,目前已拥有约2000人的技术团队。升级版的“哈啰大脑2.0”,让哈啰实现了车辆投放规划与调度、运维人员派单等各环节全链路的运营决策智能化,从而使运力在时间、空间与需求上达到最优匹配。对于市民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峰时段车辆供应紧张的现象得到了缓解,而在非高峰时段,道路变得更加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