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出AI芯片第一股的联想 如何“批量”制造独角兽企业

来源:东方网    2020-07-21 10:32
来源: 东方网
2020-07-21 10: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20日,科创板正式迎来AI芯片第一股。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寒武纪”)今日首发上市,发行价64.39元/股,开盘即大涨300%,市值迅速冲破1000亿元。

寒武纪发展过程中曾多次获得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阿里巴巴创投、国投创业,国科投资、中科图灵等。其中,从2017年开始,联想连续投了寒武纪的A轮、B轮和B+轮,此次寒武纪上市,联想又参与了战略配售,是仅有的参与了寒武纪四轮融资的机构。

AI芯片第一股

寒武纪2016年正式成立,第一枚芯片很快就流片成功,先后推出了用于终端场景的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1M系列芯片,以及中国第一款云端芯片思元100,云端第二代思元270,边缘芯片思元220,在算力、功耗、通用易用等方面已比肩国际主流产品,其中,寒武纪1A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

招股书显示,2019年寒武纪实现了4.4亿元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79%。保荐机构中信证券预计,寒武纪2020年收入将可以达到6-9亿元,继续翻倍式的增长。寒武纪可以称得上是目前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全面系统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能提供端边云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表示,人工智能的战略制高点是算力,寒武纪核心人员在处理器芯片和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十余年,带领公司研发了智能处理器指令集与微架构等一系列创新关键技术,背后倾注了无数的技术积累和拼搏努力,中国团队在芯片领域最终步入了世界前列。寒武纪在AI芯片领域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国人工智能的"爆发"。

这些独角兽企业也是“联想制造”

寒武纪并不是联想参与“制造”的第一家独角兽企业。早在2018年6月11日,联想被投企业宁德时代就在A股创业板成功上市,此次IPO共发行2.17亿股,募资额度打破了当时的创业板最高纪录。如今的宁德时代,已成为国内率先进入国际顶尖车企供应链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商,并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

目前,由联想参与投资的独角兽+上市公司已是一连串吸睛度极高的“网红”名单:美团点评、旷视科技、SHAREit(茄子快传)、第四范式、比亚迪半导体、每日优鲜、乐逗游戏、途虎养车、珠海冠宇、浙江中控等,覆盖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和智慧零售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SHAREit(茄子快传)是第一家从联想内部孵化的企业,目前已成长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 18 亿安装用户的超级独角兽。联想国际化的历程恰好为其出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四范式基于线上智能运营的市场需求,推出了天枢一站式智能运营平台,为百胜中国、永辉商超等知名零售品牌提供体系化的智能服务,推动了智能营销、销售预测、客户服务等场景的智能化。

旷视科技与每日优鲜作为“硬科技”与“新模式”的两大代表性企业,表现卓越。旷视科技成为AI视觉领域当之无愧的引领者;每日优鲜则在厮杀最激烈的生鲜电商越战越勇。

生态联动  彼此成就

与一般VC不同,联想创投作为联想集团的CVC(企业创投),通过对外投资和内部孵化,投出120多家优秀企业,紧密配合联想3S战略,形成生态联动,共同拓展智能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新机遇。

投资寒武纪之后,联想与寒武纪合作建设智能数据中心的联合实验室,推动AI超算中心在北京、济南、合肥、湖北、广州、澳门等地落地,发力新基建;而投资的昂瑞微,则联合联想和摩托罗拉品牌的智能手机,合作开发本地化5G解决方案。

今年6月,联想与被投企业第四范式达成战略合作——第四范式将作为联想安卓事业部智能软件供应商,在内容生态、服务体系、人机交互等方面为联想平板电脑提供全方位AI技术,为终端消费者带来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与体验。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联想既是从中国走出去的全球化运营的高科技企业代表,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型企业之一,拥有对信息技术产业、对传统行业的深刻理解;我们能够利用和调配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资源,包括遍布全球的供应链、市场、销售和服务的能力,以及广受各方信赖的品牌——这些,都可以助力创业者的成长。而优秀的创业家们,拥有各领域的尖端科技、前沿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各细分行业的独特洞察。当两者结合,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能够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