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大爱城丨《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北京景山学校香河分校

来源:本网综合    2020-07-27 15:59
来源: 本网综合
2020-07-27 15: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不知不觉,胡博文就要在香河升四年级了。父母在北京发展已经十多年,却“舍近求远”,让胡博文在北三县的香河上了小学。孩子几年来的变化和成长看在眼里,母亲周丽利越来越庆幸当初的决定和“运气”。

2017年9月,景山学校香河分校在香河大爱城开学,这是继曹妃甸分校后,景山学校在河北建立的第二所分校。三年来,香河分校不但带动了香河县教育水平的提升,让周边居民享受到了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惠及了邻近的大厂、通州等京冀县区的家庭,凸显了京津冀教育领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效益。

周丽利和丈夫都不是北京户口,眼看胡博文就要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考虑再三,两口子决定让孩子到紧邻北京的廊坊香河县入学,顺便把家也搬到了香河,每天往返于京冀两地。

三年前,胡博文入学在即,本来认准的一所小学却迟迟不通知开学,这可把周丽利着急坏了。

“当时觉得特别难。是朋友告诉我,说景山学校在香河有一个分校,正好就要开家长见面会了,我就去参加了。”见面会上,景山学校专业的理念和严谨的态度第一时间就打动了周丽利。没多久,胡博文在这里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北京景山教育集团理事长范禄燕亲自担任景山学校香河分校校长,他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说:“香河县希望引进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第一个想法就是要用现代观念、按国家的要求来办学。

范禄燕坦言,香河虽然与北京近在咫尺,但在教育理念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在他的亲自带领下,香河分校从零开始,一手抓教师培养,一手抓教学管理,办学成果获得了学生家长和香河县方面的充分认可。

虽然信赖景山学校的品牌,但香河分校毕竟是一所新建的学校,绝大部分师资都是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周丽利最初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当发现所有教师都到北京景山学校参加严格的培训,并在香河分校全面执行景山学校的教学模式,看到胡博文一点一滴的进步,周丽利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景山学校香河分校规模还不算很大。去年,学校在原有一、二、三年级基础上,又招入了一批五年级学生,为即将开办的初中做准备。

范禄燕介绍,香河有足够的空间,香河分校的孩子应该在这里享受到一个花园式现代校园。学校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包括艺术楼、会议礼堂在内的二期工程也进展顺利,三期将建设一个容纳三四千人的标准体育馆,还有科技楼、学生宿舍以及400米跑道的操场。他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香河分校的学生拥有的学习条件可以说不逊于北京景山学校,某些方面甚至还更好。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通州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规划明确香河将重点发展健康养老等功能。景山学校香河分校所在的香河大爱城正是近年香河县养老产业的一块高地,已有200多位北京老人选择在此安度晚年。

“家长为孩子选择香河分校,还可以同时在这里解决‘一老一小’的问题。香河的发展可以从多个领域带动起来。”对香河分校的办学前景,范禄燕充满信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