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美团互助付款授权怎么扣款?

来源:东方网    2020-08-11 09:42
来源: 东方网
2020-08-11 09: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美团互助公示了8月新一期救助案例,并表示将在8月13日分摊扣款0.02元,不过本月费用由官方平台承担。网络互助扣款方式再次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从支付宝的相互宝,到美团互助,部分用户对无感知加入与直接扣费的做法感到不大舒服。

事实上,支付宝推出的相互宝,用户加入时会有《付款授权》协议,同意方可继续加入,协议中规定:支付宝可以通过授权的支付宝账户余额、开通快捷支付功能的银行卡余额宝、花呗、支付宝红包等进行相互宝分摊扣款。而每月自动扣费时,很多用户是感知不到的,因为一笔相互宝的小额支出可能被淹没在众多笔消费记录之中,大家不会太在意。并且,相互宝是定期扣费而非即时性、不定性场景消费,用户的反应时间被拉长,抵触情绪也会削弱。

而美团互助在加入时,也是有文字说明和扣费协议的,虽然很多时候运营上有些避重就轻,归根到底平台是有事先说明的,只是用户没看或者没注意到。但因产品加入感不强,以及支付体系不如支付宝,不少用户发现这笔扣费时,就感觉很不爽。

就这点而言,美团互助也在后续产品升级中做了调整与改进。最新产品升级主要围绕用户体验进行了三方面迭代:一是会员可随时加入和退出,新增“一键退出”功能;二是明确公示扣款时间,会员可通过美团App站内消息,了解每一期分摊情况;三是结余用于分摊,每期分摊的结余都将用于下一次案例分摊中。据了解,每个月6日和20日是案例公示日,13日和27日是扣款分摊日。在每一次公示及分摊自动扣款前,都会推送美团App站内消息,让大家提前了解每一期的分摊情况。

网络互助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金融,虽然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不被很多人看好,但互联网金融平台看到了其鲜明有活力的业务场景、支付场景,这正是他们所一直追寻的。消费金融业务必须依赖强黏性场景,支付宝、美团都在追寻可以持续提升网络效应、增加用户粘性的方法,从而可以实现资源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互助显然是寻找的答案之一。而在后续费用扣除方式上,企业也应该就用户体验与参与感进行相应改善,多与用户之间建立信任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