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学势在必行,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这场变革?被推着走,拖着走,还是自己选择领头跑?假如我们主动践行,越早积累成果就会越丰厚。”
有“高考题解题能手”之称的卢锦霞话音刚落,台下便传来前来“取经”的教师们阵阵掌声以表认同,担任增城区郑中钧中学高一英语备课组长的她在训练营现场分享了自 身在课堂利用A.I.精准教学的经验。
(增城区郑中钧中学英语备课组长卢锦霞老师分享经验)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培养和资源共享提供新机遇?2020年8月10日-12日,南沙区“A.I.之光”青年教师成长训练营公益讲座及教师培训活动圆满举行,通过理论、分享、实践多维度为教师们提升了A.I.硬核教育技能。
A.I.为我所用
本次训练营,聚焦提高教师自身A.I.素养。除卢锦霞老师真挚地分享体会,在应用实践课堂,还有不少丰富实操经验的导师在做教学实践的引领。
在语文课堂,“立竿见影搞反馈,当堂检测要灵活......”,广东广雅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组长温景祥以朗朗上口的口诀让老师们理解《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并且浓缩多年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大数据时代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
(广雅中学语文备课组长温景祥老师分享经验)
在数学课堂,广东省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深圳市首批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郭慧清则通过一节《函数的概念》,呈现信息技术环境给课堂教学设计带来的改变。他把这总结为“技术让思维看得见”,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据的可视化能帮助老师提供最直观的教学策略指导。
广东省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深圳市首批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郭慧清老师分享经验
关于教师如何主动作为,顺德区第一中学廖伟梁老师以自身为例,讲述当“成长高原期”提前来临,遇到瓶颈时,泛在化的智慧教育让他打开新思路。接触相关的智慧教育产品后,让他找回教学新鲜感,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考试四个部分,为学生规划了详尽的方案。在2016到2018年间,他所带的4个班纷纷从接手时的年级倒数跃升至年级前列,他带来以《让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为题的分享,台下许多教师都深受触动。
顺德区第一中学廖伟梁老师分享经验
A.I.加持优质课堂
应用实践课堂作为本次训练营的“重头戏”,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很好地融合到老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本次训练营安排的线下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包括学科应用场景、应用模式、优秀课例的培训与操练等,形成“以名师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的推进体系。
在指导老师发布任务后,青年教师们分班分学科进行体验课,分为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综组、文综组,内容涵盖了所有学科,囊括小初高全学段。
各学科的培训教研员以智慧课堂使用为例,从“小学痛点+体验课说课”、“中学说课”和“智课版教学设计展示+修改说明”以及“学科功能亮点表格讲解+展示”等方面入手,与现场老师们一起深钻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分学科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指导
分组结束后,由导师开展教学设计指导。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应包含讲授与指导内容、互动内容设计、媒体作用及分析等几个方面,训练营导师对症下药,培训教研员丁晓妍称:“老师们就初始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从整体上看,都能找到教学环节对应的功能点,进行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材料准备好,就等老师来实操。文科方面,作为教研设计代表发言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语文周水平老师,本次以教学设计李白的《行路难》为题并提出:“从文本特点来看,有人物形象心境的变化,从苦闷到旷达,而这种心境作者是通过用典、比喻、拟人的手法表现的,但是这个部分我在原初的教学设计里面涉及得不太多,经教研员老师指导交流,原来情绪的变化可以外化成手法来表现。”
理科方面,课堂多以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或是上黑板进行互动,比较难发挥学生主体性。南沙一中初中部数学老师郭欣则在学生活动设计中加入了PK板,从而调动学生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分学科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指导)
整个教学设计指导过程确保精益求精。在教师个人输出融合教案的基础上,各小组内分享思路想法后,经组内打磨形成最终教案,说课老师强化指导后,现场专家点评再强化。
南沙一中的数学老师杨淑祺也对课程安排表示了称赞:“最后一天的应用课程‘接地气’!如果没有实际操作的话,还是比较难深刻体会的。尽管我们对智慧教育产品已经比较熟悉,但是通过训练营形式还是收获了很多新点子!”
A.I.训练营干货满满
在训练营的尾声,26位优秀青年教师充分调动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途径,产出优秀课例,被评为本次训练营“优秀学员”。26份优秀课例全面涵盖了英语、数学、语文、理综、文综所有学科,囊括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K12全学段。
(南沙区“A.I.之光”青年教师成长训练营优秀学员)
总体来看,经过专家指导,5个学科小组都对教学设计进行二次修改,强化了技术手段的应用融合,并最终进行了说课展示。在三天的培训课程中,参训教师们从理念认知到优秀案例的获取,再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既有输入也有输出,日后在使用智慧教育产品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东涌中学的颜兰娇老师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发言时表示:“两年前我们学校就是智慧课堂首批受益学校,A.I.确实给老师带来部分工作解放,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个性成长。作为一名接触智慧课堂时间不长的菜鸟教师,也想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好老师,珍惜此次专家解惑与指引的机会!”
在参加训练营的青年教师中,90%的老师都对课题和综合培训工作表示满意,更是有多位老师发出期待下次培训的信号:“期待更多优秀案例分享,有专家指导的实操体验太好了!”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南沙区“A.I.之光”青年教师成长训练营收获了老师们的热烈反响和教学丰硕成果,也印证了“人工智能+智慧教育”有望成为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的有力增长极。为区域信息化教学的深入推进储备优质教师资源,助力南沙形成一批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优质教学成果。
南沙注重教育和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通过A.I.赋能,南沙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已初显成效。未来,南沙教育将在信息化浪潮中,迎风远航,朝着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的目标不断奋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