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带盼盼,击中家人的心!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0-09-23 10:11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0-09-23 10: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每年春节前半个月,比年终总结还让人焦躁的,要数置办年货这档事了。此时慰劳家人的心愿达到峰值,卡里余额也抵达前所未有的低谷。

因为在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里,年年有余这个词,是不存在的。

在北京上班的翠花,月月工资刚好够花,抢500多块的眼影眼都不眨,却在点外卖凑满减时精打细算。隔壁工位的二宝,出租屋里的鞋盒可以铺满整个客厅,曾经连吃一个月泡面,也要通宵排队买限量球鞋。

他们用整体贫困,维持着局部的精致和体面,只为了朝理想生活再靠近一点。而到了不在意的事情上,省起钱来丝毫不逊于自己爸妈。

喝三十五一杯的奶茶,用三块五搞定晚餐;花一千五看爱豆演唱会,每月十五块的视频会员主要靠借;背两万一台的单反旅行,住最便宜的酒店。他们能算得清高数题般的优惠折扣,也在全年购物节里练就了火眼金睛。

看过年终账单都面不改色的他们,却倒在了如何找到让父母宽心、亲戚省心的年货面前,选好给家人的新年礼,是这群漂泊青年的终极考题。

室友小陈往年提前回家,给爸妈安装了全屋智能家电,一年下来扫地机的使用频率还没电动泡脚桶高。曾经我也给我妈带过名牌包,被她吐槽像老姐妹的买菜袋。

送的化妆品和衣服,问及价格时要自觉少报一个零,运动器材最后也都逃不出闲置的命运。比起你在快递停运前买的进口食品,茶几上的盼盼鸡味块对孩子来说,更有吸引力。

每个离家漂泊的都市青年,都可能踏进这样的选择误区。押上全部年终奖都不一定能买到家人称心,春节给家人选礼物真的太难了!能让他们开心的,未必就是你眼中的精致好物,和你所想的消费升级。

十买九错的年货,像极了总是摸不清甲方需求的你。常年在外工作,沟通仅限于视频通话,少了生活中的观察,当然不懂得他们的喜好。

当然年货还是得买,它是你与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换,也是游子们用付出来弥补缺席的心理慰藉。只有多关心、常回家,才能懂得家里人真正盼的是什么。

室友后来才明白了这个道理,去年春节给父母亲戚带了他们最爱吃的盼盼食品福气礼盒。

用两袋零食,就能招架得住来家里的熊孩子;在等饺子出锅时,用面包垫垫肚子;薯片一口接一口,不知不觉陪着家人看完了整场春晚,小时候的年味,也找回来了。

发现诀窍的他,今年提前网购了好几箱寄回家,过年省了心还不用花冤枉钱,把心思专注于处理手上剩余的工作,好跟领导请假提前回家。

聪明巧妙地回馈家人们的关心,是当代年轻人过年的基本修养,多去生活中关注彼此,那些相处的时光,才是最好的回家礼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