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经济建设领域持续霸屏、上热搜的关键词是“国内大循环”。党中央多次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
如何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这是微观领域每个市场主体都要面临的课题。
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王毅南认为,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做有中国特色的垃圾分类事业。
“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较大,垃圾产生量也是国外很多倍,因此我们要走的垃圾分类之路注定会与他们不同”,王毅南表示,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拥有城镇居民8.4亿,人均日产垃圾量达1.0-1.2公斤,每日就有84万到108万吨生活垃圾产出。其中,55%左右是厨余垃圾,25%左右是可回收垃圾,另外20%左右为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垃圾分类回收和分类处理产业仍是一片“蓝海”。
“小黄狗现在做的垃圾分类工作,将更多思考放在了如何为不同的省市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再生资源公司、垃圾处理企业因地制宜的提供垃圾分类解决方案。一方面我们提供的垃圾分类解决方案要符合我们现阶段的国情需要;另一方面要更加贴合不同省、市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耕垃圾分类产业,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会长邓继海表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6个城市先后实行垃圾分类。在智能垃圾分类方面,小黄狗提供了一份很好的解决方案,源头减量的效果比较明显,“我国拥有8亿左右的城镇人口,而在这些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对于垃圾分类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未来10年市场刚需明显,因此小黄狗的市场前景较好、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垃圾分类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2019年6月6日,住建部、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19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打响了强制垃圾分类的第一枪,标志着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5月,北京、苏州等地正式开启强制垃圾分类工作,46个重点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进入了快速落地的阶段。
小黄狗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发现,传统回收行业切实存在着痛点。回收体系需求零散,从回收到再生资源厂商,需要面对“个体-回收点-回收站-打包站-中间商-造纸厂/塑料厂等”的冗长链条,效率低下且面临着利益的层层盘剥。而“人与人”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在督导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保持精准分类依然存在问题,而且垃圾源头的打包并未进行明确分类。小黄狗以“物联网+智能回收”的创新模式介入,深度参与城市垃圾分类各环节工作,通过政策推动、企业介入、全民参与,有效破解垃圾分类“分不准”、“不想分”、“难管理”等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小黄狗创造性地将新技术、新知识应用于行业服务领域,切实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前端,小黄狗通过智能化硬件产品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智能四分类垃圾回收屋的铺设、小黄狗APP为服务端口,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投递、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分类处理的闭环,促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后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环保信用体系、智能运营系统,构建城市场景的分类运营模型,为政府、企业、再生资源公司、垃圾处理企业打造产业生态,推动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模式创新,有效提升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率。
截至2020年10月,小黄狗已经在全国41个城市9000多个小区进驻了12000多个智能回收点,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中也已经进驻了22个城市。小黄狗为入驻城市提供垃圾智能回收设备的安装、运维、清运、数据监控等服务,助力城市建立统一规范的分类回收标准以及完善的回收、转运体系。这几年,通过用户激励的方式,推动近2000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累计回收可回收物重量90300吨,累计投递次数3790万单、节约自然资源347000吨、减少垃圾焚烧29518吨、减少垃圾填埋54820吨,从源头进行垃圾减量成果显著。
江西省南昌市是全国首批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省会城市之一。2018年9月,南昌市东湖区豫章街道联手小黄狗环保科技进行东湖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项目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2019年10月31日,东湖区豫章街道聆江社区沿江花园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连续12个月全市排名第一,成为全市首个垃圾分类公示示范小区。
“这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屋挺好的,变废为宝的同时我们也能拿到一些奖励和积分,家里和楼道里也不用堆积废物了,安全隐患也减少不少,生活更加安全、环境更加整洁了”,沿江花园小区张阿姨说。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小黄狗趁热打铁,实行了桶边督导、上门宣导、积分引导的“三导”模式,帮助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小区居民可通过公示牌了解小区垃圾分类的整体情况和全处理流程,让群众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中来,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得到全民认可。
“垃圾分类工作如果想要达到理想效果,必须政企合作来实现。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发挥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制度的建立提升市民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以及公共精神;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市场的运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市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和垃圾分类全产业链条的覆盖;最后,指定划片、示范建立。发挥示范小区的带头示范、广泛指导的作用,发动群众充分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让全社会的垃圾分类工作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会长邓继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