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张万和老作坊

来源:东方网    2020-10-29 13:49
来源: 东方网
2020-10-29 13: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天刚蒙蒙亮,一走到宜宾市区东浩街街口,一股浓浓的香气便扑鼻而来。“这是五粮液飘出的酒香,匠人早就开始上班喽……”看到我们驻足,街边晨跑的居民随口说道。循着愈发浓郁的酒香,我们探寻到了老街深处的“张万和”古作坊。

“千岁土窖千载酿,五粮琼浆五洲香”,古作坊大门两侧的对联赫然醒目。在宜宾老城区,类似的酿酒古传作坊有8家,均属于五粮液501酿酒车间,分布于不同街头。由于酿酒师傅上班早下班晚,附近居民很多都是枕着酒香入眠,闻着酒香醒来,日日沉浸在白酒的芬芳中。

   据介绍,该作坊始建于1399年,已连续使用了600多年。

   透过“张万和”老作坊大门,一群娴熟的匠人正在忙着装甑。从小闻着酒香长大的张师傅在这里工作已近十年,如今已经是各酒坊间优中选优的“种子选手”。“因为家人在五粮液工作,从小就对五粮液有着特别的感情,现在作为五粮液的传承者,自己特别自豪。”他说,酿酒师要精通传统白酒酿造工艺并不简单,如果对酿酒没有感情,是耐不住这个行业的艰苦寂寞的。除了踏实肯学外,对酿酒工艺有悟性是成为优秀酿酒师的必要条件。酿酒工艺是代代传承的技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年轻人用心琢磨老师傅传授多年的酿酒经验,才能少走弯路,达到“传帮带”的目的。

宜宾自古便有“有男不进武糟坊,有女不嫁烤酒郎”一说。但现在,新生代酿酒工人已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五二代”“五三代”接过祖辈世代传承的酿酒技艺,走进酿酒车间,在坚守中成就传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