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融合会展,打破传统展会的藩篱

来源:东方网    2020-11-05 09:41
来源: 东方网
2020-11-05 09: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是整个会展行业创新转型的一年,众多品牌会展活动的先行者在创新实践,探索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会展生产与产业生态的融合,展望2021年,中国会展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融合会展将呈现更为丰富的场景。31会议作为数字会展新基建服务商,不仅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还有丰富的会展大项目管理运营经验及高素质创新型项目管理团队。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实现彼此优劣势互补

传统的线下展会,可以进行面对面交流,实现商品陈列观摩与体验,发挥1:9的拉动效应,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而线上展会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全年无休,永不落幕,辐射并触及全球的客户群体,并根据不同客户实现针对性展示、降低成本等,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将成为展会的新出路。因此,线上线下相集合的融合会展模式,优势互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新基建为支撑,构建云上平台

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会展业,因疫情影响而缩水甚至取消,不仅自身损失惨重,而且不利于疫情过后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为助推国民经济的全面复苏,国家不仅快速出台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同时,发布展览数字化相关政策,支持会展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云上第一展广交会的举办,加速了智慧会展的到来,尤其是近期工博会、物博会、VR产业大会等多场融合会展项目的相继开展,不仅展现了融合平台的价值和力量,也为会展行业提供了范例。

融合会展解决方案,灵活应对会展业“新局”

31会议推出的融合会展解决方案,重塑展前、展中、展后管理方式,贯通线上线下,不仅支持云展示、云直播、智能匹配、供采对接、云洽谈等线上核心场景需求,还能紧密结合线下展会场景,提供复杂日程、线下展中会、主分论坛、智慧现场等数字化支持,帮助主办方提升展会的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加速展会数字化转型。

(1)线上展会全流程

31会议能够支持主办方搭建2D/2.5D/3D云展厅及云展台,实现展品365天全在线;设置直播大厅,满足主办方云开幕、云巡馆、云活动、云签约等线上活动在宣传引流、报名注册、直播展示、数据统计等方面的管理诉求;供参展商与采购商使用的供采大厅,融需求对接、智能匹配、线上线下洽谈、在线沟通等为一体,实现从需求发布到产品对接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主办方、参展商,以及采购商,3大服务中心,助力提高运营效率、重塑服务体验。

(2)线下智慧现场管理

疫情常态化下,线下会展活动的安全高效开展,需要主承办方、嘉宾、服务方、场馆方等多方联合防控,更需要科技防疫手段和智慧会务管理系统的支持。31会议提供的智慧现场管理方案,融智能测温、人脸识别、数据监测为一体,能够快速筛查体温异常人群,兼顾安全、效率和体验。此外,闸机签到、手持机签到、自助签到等数十种签到方式,可以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会展活动现场管理。

(3)线上线下数据追踪

通过对线上线下,展商数据、观众数据、展品数据、访客情况、观众行为等数据的收集与精准洞察,有效帮助主办方更好地进行运营决策,助力展会提升核心竞争力。

31会议作为数字会展新基建服务商,在积累沉淀了云上第一展及众多品牌会展活动的服务经验,将线上线下展会独有场景和功能融入系统,基于数字会展中台,助力主办方提升展会运营效率,以及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参展、观展服务体验,实现展会365天全在线化的数字化转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