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秋元藏茶受邀出席第三届(中国)广州商务航空展 ,成为广州商务航空展合作茶品牌。在“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公务机经济年会暨对话未来——开放力论坛•共享公务机大趋势”的公益扶贫颁奖环节中,秋元藏茶荣获“第三届广州商务航空展事业合作伙伴奖”。
秋元藏茶的创始人成秋元,是藏茶专家,也是企业家,耗时7年,花费亿万资金,精心收藏了500吨优质藏茶;成秋元还是淡泊名利的智者,一份事业、一砖藏茶中笑看人生;从雅安到东莞,从农村到城市,他见证了藏茶市场的起落。成秋元手上现在藏有市值五亿的藏茶,而最难能可贵的是,每一饼茶,成秋元都亲自看过。
现代藏茶看东莞
2008年,成秋元从咨询公司转入华南茶叶交易中心担任总经理,从此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在担任华南茶叶交易中心总经理时,他引入直销行业的目录销售和电话销售,结合物流配送体系协助华南茶叶交易中心商户进行产品销售与渠道拓展,力图将华南茶叶交易中心打造成为湖南本土以外最大的安化黑茶品牌集聚与营销中心,使华南茶叶交易中心在当时极为低迷的市场环境中站稳了脚跟。
但由于整个茶叶市场的低迷,让成秋元决定放弃了这个平台。但他看好藏茶,藏茶的神奇功效和背后蕴藏的厚重的历史文化让成秋元痴迷。2011年,成秋元从一名职业经理人辞职创业,开启了他的藏茶事业。
“藏茶的中心产地从古至今都在雅安”,谈起藏茶文化,成秋元如数家珍。藏茶在国家茶类分类为黑茶,因产于四川,国家茶典称为四川黑茶,因专供藏民族聚居区,又称为藏茶,藏民族饮用消费藏茶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被称为黑茶鼻祖,可以说,藏茶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民生意义,在我国除了绿茶之外,其他茶类均没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沉淀。而根据资料显示,国内每年黑茶产量的60%流通到东莞。现在在东莞黑茶的藏茶量超过了30万吨,东莞,这座南方城市,已悄然成为藏茶之都。
藏茶之道,举步维艰
从2011年进军藏茶市场后,成秋元发现,整个藏茶市场乱象丛生。从产地到销售渠道,没有一个很好的秩序。
成秋元每年会亲自去雅安收购藏茶,陈年藏茶不同于一般短期储存的茶叶。藏茶是藏族人民几十年累积起来的,常常会出现,收购的同一批茶里面,年份长短不一,品质参差不齐,品牌好坏不一。有时还会出现发霉、破损的茶叶掺杂在好茶里卖。大规模收货的时候,这种情况很难避免。藏茶交易过程中品质难以评估,就意味着风险难以评估。除此之外,藏茶收藏的另一难处,体现在后期转化所带来的资金需求上。藏茶发货都是以千万计算,小批量不发货,且外加藏茶对储存环境及后期转化有极高的要求。藏茶在产地收购后,需要存储转化口感,一般要5年之后饮用才会口感好。这就意味着收藏客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储藏体系,而且五年内很难进行大规模推广和销售。如此大的资金投入,如此长的转化期,让很多人感觉吃不消。
面对这两座"大山",很多的陈年藏茶经营者不愿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对所收陈年藏茶进行分门别类。而是利用大部分人还不太了解藏茶,以讹传讹,进行简单化处理,把收到的藏茶随意贴上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年份标签,卖给顾客。顾客品尝后知道上当受骗,陈年藏茶的声誉瞬间受损,藏茶市场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耗时7年,用心打造2000多平的藏茶帝国
对于深爱陈年藏茶的成秋元,这种现状让他痛心。针对年份掺杂,品质不一的状况,成秋元用7年时间,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时间和资金对库存的陈年藏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溯源、分类、认证、品鉴活动。
他租赁了两层、近2000平方米的大厂房作为藏茶仓库,将所有的积蓄投入其中,保证藏茶在防湿防潮、通风透气的自然环境下完成转化,并用了近7年的时间,藏茶包装的使用情况、藏茶产地的实地考察、藏茶历史的相关资料在行业内首次完成了标准化运营,将不同品牌、不同年份、不同口感、不同品质的藏茶区分开,再根据陈年藏茶的品牌、品质、年份、实际口感合理定价,让消费者真正可以根据自身的口感喜好和条件放心购买,放心消费。收藏的每一片茶,成秋元都亲自看过。根源上杜绝了有发霉或者仓储不好的茶发给消费者,或者发生消费者收到的茶有货不对版的情况。而自从成秋元经营陈年藏茶以来,7年来凡是在他这里买陈年藏茶的顾客,都成为了回头客,很多人还成了他最铁杆的支持者和投资者。截止到目前,成秋元的陈年藏茶存储量已达500吨,拥有2000平方米上下两层的仓库,总价值高达5亿元人民币的优质陈年藏茶。成为东莞存储藏茶最多的人之一。现在,在成秋元等一些藏茶大家的努力下,东莞藏茶市场逐渐开始走向规范。
近日,开放力将邀请五名藏茶品鉴者与本周五(11月20日)下午3:00——5:00,前往成秋元的藏茶帝国,品茶论道,共叙未来。
本平台特别鸣谢东莞吉安商会会长肖坚俊、党支部书记郑诚云、东莞万安商会创会会长伍显松、佛朗戈钟表、金胜鞋业罗建明、杨小莹的青苗扶持计划。该公益计划本年度持续关注东莞企业,东莞吉安商会、东莞万安商会及东莞江西商会的会员创业故事、发展历程、商业模式、转型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