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隶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讷河市耕地总面积624万亩,黑土、黑钙土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市属耕地面积居全省县级前列,是黑龙江省传统农业大县。2020年,讷河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克服疫情对农业的不利影响,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生产,奋力争当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农民日报    2020-11-27 06:29
来源: 农民日报
2020-11-27 06: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隶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讷河市耕地总面积624万亩,黑土、黑钙土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市属耕地面积居全省县级前列,是黑龙江省传统农业大县。2020年,讷河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克服疫情对农业的不利影响,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生产,奋力争当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坚持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农业共营制”,“压舱石”稳固有力。讷河市围绕建立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探索“龙头企业+农业公司+合作社”模式,引导多元资本注入,助力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推广规模经营、科学轮作、良种良法,在提高地力、科技应用、改善生态上取得较大突破。继续推广“农业共营制”模式,深入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推动讷谟尔股份合作社、象屿集团合作流转土地74.2万亩,种植结构调整和土地规模经营向深层次迈进。全市大豆种植面积322.4万亩,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305万亩。青色草原现代农牧业有限公司利用前茬汉麻地规模种植大豆3万亩,做到化肥、农药、除草剂“零投放”,有效地减轻了农药残留,促进了地力的培肥与修复,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

坚持三产融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动能效应彰显。讷河市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2020年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了兴旺乡永久赤松茸、九井镇育民金三辣、龙河镇勇进冷泉豆腐等“一村一品”专业村27个,组建4支“菜园革命”技术指导小分队,打造菜园革命示范村28个,利用庭院面积32730亩。结合“一村一品”,大力推进“一冷一热”产业布局,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亿元,建设冷库、气调库类项目16个,温室、大棚类项目4个,农业基础设施实现提档升级。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新建投资1000万元以上乡村项目14个。推动投资20亿元的鸿展集团玉米深加工项目二期投产,年可消化玉米300万吨,将本地玉米产量吃干榨净。依托富集的农业农村资源,大力发展田园经济、乡村旅游,举办了第27届鄂温克瑟宾节“云旅游”活动,开展赤松茸等特色农产品“云推介”,吸引意向投资1800万元,实现了农业产业的接二连三。

坚持绿色引领,强化科技投入和创新驱动,生态农业不断巩固。讷河市依托生态优势,着力打好绿色有机这张牌。大力实施农业“三减”行动,推动植保无人机广泛应用,2020年主要病虫害航化作业面积达到150万亩,建设农业“三减”示范区43个、总面积28.17万亩,减少农药使用量5%以上;新建绿色食品基地100万亩,总面积达到304万亩;新增绿标企业3家,绿色标识6个;新增有机企业1家、有机标识1个;“互联网+农业”高标准基地面积新增2.2万亩,达到28.17万亩。向上争取资金25240万元,建设20万亩高标准农田。继续实施国家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36.8万亩。扎实推进现代农业高标准科技园区建设,建设高标准马铃薯科技园区3000亩,探索实行全耕层深耕、垄沟深松、垄间旋耕,出苗期追肥培土、中后期免耕等新种植模式,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提升马铃薯品质。建设高标准有机水稻科技园区650亩,养殖稻田鸭2000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绿色水稻2万亩。强化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全力实施总投资1.06亿元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在全市建设6个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100个粪污集中收集点,实现畜禽粪污处理全覆盖,预计年底即可投入使用。

坚持安全发展,着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稳住农业基本盘。讷河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抓住时机推动涉农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堵点,全面强化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努力把疫情、灾情对农业农村的影响降到最低。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复工复产补助政策,为9家农资生产企业申报复工复产用工补助97.8万元。组织开展银企农对接,为农户解决春播资金4.1亿元。创新工作方式,宣传组织农户通过“农资菜单”及时订购农资。整合域内粮食收购企业、农资经营业户信息,推送至村屯卡口,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绿色通行”,保证了农资、粮食顺利流通。积极开展生猪稳产保供,引导停养户复养,鼓励在养户扩繁增养,周密部署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猪屠宰监管、渔政亮剑、农机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农业生产大环境,依法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权益。

(作者系黑龙江省讷河市委副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